[发明专利]一种制备银杏蛋白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0225.4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9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年;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绿之野生物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J1/14 | 分类号: | A23J1/14;A23J3/34;A23J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银杏 蛋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杏深加工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制备银杏蛋白肽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银杏俗称白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淀粉和多种生理活性成分,白果含有淀粉62.4%-67%、蛋白质11.3%、脂肪2.6%、蔗糖5.2%、还原糖1.1%、核蛋白0.26%和矿物质3%。白果中含有17种氨基酸,总量为10.77%,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为7种,含量为3.42%,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1.8%,药效氨基酸9种,含量为7.25%,占总氨基酸含量67.3%,半必需氨基酸4种,含量为1.33%,占总氨基酸含量12.3%;白果中含有25种矿物元素,常量元素占总矿物质元素的99.4%,主要是Ca、Mg、P、K;微量元素占总矿物质的0.56%,主要是Fe、Na、Zn、Cu、Mn、Ba、Sr;充分提取利用银杏中具有的营养功能和生理活性物质已成为研究和开发的热点,银杏具有的营养功能和生理活性已被开发具有抗疲劳、抗氧化、降低胆固醇、降血压、调节血糖等的功能性保健品供应市场。小分子肽具有独特的生理活性,由于肽从胃到小肠移行速度快、吸收快,在医院外科手术病人、重度烧伤病人以及创伤性休克等重症病人的营养补充已采用流食、半流食的肽类营养制剂,目前还有将肽类开发为运动食品、饮料、药用辅料及功能性保健品应用的产品。
银杏中的蛋白质、淀粉含量丰富,在银杏制品的提取过程中均作为废弃物被丢弃,给资源造成了浪费,再之,银杏果仁的加工利用,大都属于低端普通食用产品,其银杏中的营养性成分利用率和附加值较低,造成资源浪费。
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CN102422976A公开的一种银杏多肽的制备方法,其技术特征是,将去壳的银杏果实采用醇提后,进行粗磨和细磨制得浆液后,采用500kDa的超滤装置去除杂质制得银杏多肽水解液,然后在20kDa的超滤膜进行分离后,再经通过100Da的纳滤膜进行分离,并进行浓缩后,在50℃的条件下进行真空干燥,得银杏肽粉,从现有技术案中可以看出,工艺繁杂,收得率低,生产成本高,然而二次膜分离将其未分解的蛋白质及淀粉仍作为废弃物被滤出,不能被充分利用,其银杏的利用率相对较低,不能给银杏的开发利用带来较为很好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以银杏为原料通过打浆和水解制得银杏蛋白粉,再经一、二次酶解后制得银杏多肽的方法,获得了对银杏进行深加工制得银杏糖肽、氨基酸平衡肽和银杏多肽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制备银杏蛋白肽的方法,它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原料处理 将脱壳后的银杏果仁放入100℃沸水中漂烫2min后,捞入50-60℃热水中轻搓漂洗脱去内种皮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再迅速浸没于含有0.5%的食盐、0.25%的柠檬酸和0.1%的抗坏血酸水溶液中进行护色,处理30min后捞出,沥干水分;
(2)银杏粉的制备 将步骤(1)处理好的银杏果仁先放入砂轮磨中加入果仁重量8倍的含有0.3%食盐和0.2%柠檬酸的纯净水进行粗磨,磨成均匀的浆汁后,立即送入胶体磨中进行细磨,细磨15-25min,使磨浆成为均匀的乳状浆液,将细磨过的乳状浆液送入离心过滤机中进行离心过滤,浆渣加2倍量同上条件的纯净水,再送入胶体磨细磨1次,经离心过滤后,再将两次经过过滤的浆液合并,再用300目筛网过滤1次,经干燥后得银杏粉;
(3)银杏蛋白粉制备 将步骤(2)获得的银杏粉加入纯净水,按重量比为1:20的配料比混合,充分搅拌,用1moL/L氢氧化钠调节PH至6.6-7.2之间,浸泡3h后过滤,取滤液,以0.5moL/L盐酸调节PH4-5之间,煮沸3h,静置沉淀,除去上层泡沫和溶液后,得沉淀物,再将沉淀物,按重量比加入5倍量的纯净水,搅匀,冷至38-45℃时,离心甩干得湿银杏蛋白,经干燥后得银杏蛋白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绿之野生物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徐州绿之野生物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02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