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乙二苯与醚酸交互作用后的筛选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80579.9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5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于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丹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西***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二苯 交互作用 筛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化实验的筛选方法,具体来说,是指乙二苯与醚酸交互作用后的筛选。
背景技术
醚类,是指水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均被烃基取代的化合物。醚类化合物都含有醚键。醚是由一个氧原子连接两个烷基或芳基所形成,醚的通式为:R–O–R。它还可看作是醇或酚羟基上的氢被烃基所取代的化合物。醚类中最典型的化合物是乙醚,它常用于有机溶剂与医用麻醉剂。醚类化合物的应用常见于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它们还可作为糖类和木质素的连接片段。醛类,醛具有还原性,可被氧化成酸。此外,可用斐林试液(Fehling's solution)和多伦试液(Tollen's solution)鉴别。斐林试液为硫酸铜(Cu2+)和酒石酸钾钠的碱性(NaOH)溶液,铜离子可被醛还原产生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由于共轭碱的共振稳定性,醛中的α-氢要比烷烃中的氢原子更加酸性,其典型pKa为17。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
乙二苯与醚酸交互作用后的筛选,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乙二苯的浓度进行固定,浓度不超过1ul/ml;
第二步:利用移液器将乙二苯转移到定容容器中,再加入三倍体积的醚酸;
第三步:混合、晃匀;
第四步:加入高浓度去离子水,再次定容,将其与第三步的溶液进行比较;
第五步:加入等体积的乙醇,然后烘干至原体积;
第六步:再加入等质量的鱼粉浸泡液,使其与醚酸发生交互作用,即可。
本发明中,所述醚酸与乙二苯的体积比为2: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工艺简单,筛选结果准确,杂质含量低,对周围环境污染小。
具体实施方式
乙二苯与醚酸交互作用后的筛选,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乙二苯的浓度进行固定,浓度不超过1ul/ml;
第二步:利用移液器将乙二苯转移到定容容器中,再加入三倍体积的醚酸;
第三步:混合、晃匀;
第四步:加入高浓度去离子水,再次定容,将其与第三步的溶液进行比较;
第五步:加入等体积的乙醇,然后烘干至原体积;
第六步:再加入等质量的鱼粉浸泡液,使其与醚酸发生交互作用,即可。
所述醚酸与乙二苯的体积比为2: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丹,未经于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05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企业级电子文档的安全管理方法
- 下一篇:LED平板柔光灯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