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微小核糖核酸病毒感染的益生菌组合物及其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80840.5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1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王雅芳;王贞仁;陈奕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61K35/747;A61P31/14;A23L1/30;C12R1/245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万志香;曾旻辉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疗 微小 核糖核酸 病毒感染 益生菌 组合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新颖乳杆菌分离株的分离,及其于治疗微小核糖核酸病毒感染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肠病毒71型属于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Family Picornaviridae)的肠病毒属(genus Enterovirus)。病毒外鞘呈正二十面体(icosahedral)的结构,无外套膜包裹,环境中的酸、碱及温度变化都不易影响病毒的活性,因此可在环境中存活长久并通过粪口传播达到广泛传播。病毒的基因体是由7440大小的单股正股RNA核酸组成,可转译出一条含2194个胺基酸聚合蛋白质(polyprotein),包括结构性蛋白的P1区域,以及非结构性蛋白的P2和P3区域。聚合蛋白由2A蛋白质酶(protease)切割成P1、P2、P3,由3D蛋白质酶将P1区域切割成VP1、VP2、VP3及VP4四个结构蛋白,将P2区域切割成2A protease、2B及2C nucleotide triphosphatase,将P3区域切割成3A与3CD等非结构蛋白。病毒蛋白外壳(capsid)由VP1-VP4四个结构蛋白构成,大小约20-30纳米(nm)。
根据肠病毒的生物特性和分子特性,肠病毒在2003年已被重新区分为五大类,分别是(1)小儿麻痹病毒,(2)肠病毒A群(CAV2至CAV8,CAV10,CAV12,CAV14,CAV16和EV71),(3)肠病毒B群(CAV9,CBV1至CBV6,E1至E7,E9,E11至E21,E24至E27,E29至E33和EV69及EV73),(4)肠病毒C群(CAV1,CAV11,CAV13,CAV15,CAV17至CAV22和CAV24),(5)肠病毒D群(EV68和70)。肠病毒71型最初于1969年在美国加州于患有中枢神经疾病的病患所分离出来,1974年由Melnick定名为肠病毒71型。
肠病毒71型自1969年被分离出来后,已在世界各大洲造成广泛的流行,如1969至1973年在美国,1978年在日本,1986年在澳洲维多利亚城、巴西、1986年在香港都曾爆发大流行并引起严重的脑炎及类小儿麻痹症候群。台湾在1998年也爆发肠病毒71型大流行,总计共有13万人感染,405名重症病童因 手足口症合并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或急性迟缓性麻痹而住院,造成78位病童死亡,重症案例中有75%证实为肠病毒71型造成,而死亡案例中则有92%分离出肠病毒71型。自1998年的大流行后,每年春夏交替及夏季时期都会出现幼童感染肠病毒71型的病例,是台湾目前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健康课题。
肠病毒71型具有神经侵犯性,与小儿麻痹病毒同样会造成肢体麻痹的严重神经症状,因肠病毒71型感染大多侵袭三岁以下婴幼儿且易导致严重的中枢神经病变,肠病毒71型可被视为继小儿麻痹病毒后另一不可忽视的嗜神经性(neurotropic)病毒。一般认为肠病毒是经由粪口传染途径感染,病毒以消化道为入口侵犯宿主,进而感染到其它标的器官,特别是神经系统。急性肠病毒71型的感染至今尚未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临床上的治疗虽使用IVIG,但治疗效果有限,目前仍以症状治疗的支持疗法为主。使用疫苗来预防传染性疾病有很好的历史,但目前肠病毒71型疫苗尚在研发状态,至上市至临床使用时程未定;而疫苗株选用对其他基因型或其它种肠病毒是否有交叉保护效果仍需研究证实。
在1908年,俄国诺贝尔奖得主Elie Metchnikoff发现发酵后的牛乳中所含的乳杆菌对人体的健康具有益处。到了1965年,Lilly and Stilweel则进一步地将益生菌定义为:任何可以促进肠道菌种平衡,增加人体健康效益的微生物。越来越多研究指出,对于微生物引起的肠道感染,益生菌可以促进肠道的免疫反应。本案申请人的前案US7,666,407指出Lactobacillus paracasei GMNL-33具有抑制细菌造成的牙病用途;US7,901,926指出Lactobacillus reuteri GMNL-89具有抗发炎用途。然而目前对于益生菌是否能有效治疗肠病毒的症状,则尚未有文献报导是否有其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新颖乳杆菌分离株,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GMNL-277)的保藏编号为BCRC910585与CCTCC M2013197。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微小核糖核酸病毒感染的医药组合物,其包含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GMNL-277)的保藏编号为BCRC 910585与CCTCC M201319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景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08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