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门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1789.X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55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芥川胜利;山崎浩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有信 |
主分类号: | E05B83/36 | 分类号: | E05B83/36;E05B85/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刘婷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锁装置。
背景技术
门锁装置以位于车辆的门内部的与铰链连接部相反侧的外侧端面的方式配设。在关闭门时,门锁装置与配设于车身侧的撞针卡合,从而将门保持为相对于车身不能打开。
门锁装置具备能与配设于车身的撞针卡合或脱离的弹键机构。配设在门的内外的门把手的操作通过打开机构来传递,其操作力进而经由锁定机构向弹键机构传递。通过切换机构将锁定机构向能解除撞针的卡合的开锁位置和不能解除撞针的卡合的锁定位置切换。切换机构具备:基于配设于门的车外侧的锁芯或配设于车内侧的锁定钮的操作进行动作的手动操作系统;利用遥控器等使电动致动器动作的电动操作系统。
专利文献1记载的门锁装置具备:沿着门的外侧端面配设的第一外壳部;沿着与第一外壳部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外壳部。在第一外壳部配设有配置于门的外侧端面的弹键机构和作为打开机构的一部分的外部打开杆。在第二外壳部配设有作为打开机构的其余部分的内部打开杆、锁定机构和切换机构。
但是,就专利文献1的门锁装置而言,作为从第二外壳部的锁定机构向第一外壳部的弹键机构传递操作力的传递空间,需要用于允许比较大的范围内的转动的较大的连通空间。根据该结构,从弹键机构浸入的水有可能通过所述连通空间而浸入到第二外壳部。在浸入到第二外壳部的水附着于电动致动器的情况下,会产生动作不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629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提高了防水性的门锁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门锁装置具备:弹键机构,其能与设于车身的撞针卡合或脱离;锁定机构,其能在可操作所述弹键机构的开锁位置和不可操作所述弹键机构的锁定位置之间移动;打开机构,其具有打开杆,该打开杆将设在门上的门把手的操作向所述锁定机构传递,在所述锁定机构位于开锁位置时能解除所述弹键机构对所述撞针的卡合;切换机构,其包括电动致动器,且具有设有切换操作部的切换杆,该切换操作部通过上锁操作将所述锁定机构切换至锁定位置,通过解锁操作将所述锁定机构切换至开锁位置;外壳,其具有沿着被铰链连接的所述门的外侧端面延伸的第一外壳部及沿着与所述第一外壳部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外壳部,所述门锁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外壳部的外表面侧配设所述弹键机构且在所述第一外壳部的内表面侧配设所述锁定机构及所述打开机构,在所述第二外壳部配设所述切换机构,在所述第一外壳部与所述第二外壳部之间设置防水壁,在所述防水壁设置供所述切换操作部穿过的插通孔。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第一外壳部配设弹键机构、锁定机构及打开机构,因此,能排除跨第一外壳部和第二外壳部地从打开机构向锁定机构及从锁定机构向弹键机构传递操作力的必要性。另外,由于在第二外壳部配设切换机构,在第一外壳部与第二外壳部之间设置防水壁,因此,能将切换机构的电动致动器与可能从弹键机构侧浸入水的第一外壳部隔离。而且,由于在防水壁设置供切换杆的切换操作部穿过的插通孔,因此,能将传递至切换杆的操作力通过切换操作部向锁定机构传递,从而将锁定机构切换至锁定位置和开锁位置。由此,能减少用于从第二外壳部向第一外壳部传递动力的杆等构件的数量,能减少设于防水壁的插通孔的数量。而且,能确保弹键机构、锁定机构、打开机构及切换机构之间的必要的操作力的传递,且能防止水从第一外壳部向第二外壳部浸入。即,能避免从弹键机构侧浸入的水附着于电动致动器而使电动致动器产生动作不良的情况。即,能提高门锁装置的防水性。所述插通孔形成在所述防水壁上,且形成在包括能将所述锁定机构切换至锁定位置和开锁位置的所述切换杆的切换操作部的可动范围在内的范围中。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外壳部具备供所述撞针穿过的插通槽,所述插通孔形成得比所述插通槽靠上方。根据该结构,能避免通过第一外壳部的插通槽浸入的水到达形成在插通槽上方的插通孔的情况。因此,能更可靠地防止水从第一外壳部向第二外壳部浸入。因此,能进一步提高门锁装置的防水性。
优选的是,所述外壳通过所述第二外壳部沿着与所述第一外壳部正交的方向延伸而形成为俯视大致L字形状,所述防水壁与所述第一外壳部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根据该结构,能与配设于第二外壳部的切换杆的切换操作部的进退方向交叉地设置防水壁。而且,能使切换杆的切换操作部穿过防水壁的插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有信,未经株式会社有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17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复合塑胶部分的载体头部
- 下一篇:融合组网配置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