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增强骨架的柔性抛物面星载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3225.X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0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谭惠丰;林国昌;王长国;卫剑征;康敬天;杨留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5/16 | 分类号: | H01Q15/16;H01Q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骨架 柔性 抛物面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星载天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增强骨架的柔性抛物面星载天线。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充气结构和薄膜技术在太空天线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抛物面反射天线以其展开前可以卷曲折叠,收纳比高,发射重量低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然而如何使抛物面反射天线在卷曲后展开成型并达到设计精度是一个难点,有人提出刚性铰链加导向板的成型方式,但是难于控制和实现,现有的成形方法都很复杂,且精度低,容易发生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抛物面反射天线成形方法复杂,且精度低,容易发生变形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带增强骨架的柔性抛物面星载天线,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增强骨架的柔性抛物面星载天线,它包含四根横向肋1、十根充气支撑管2和柔性反射面8;所述四根横向肋1平行排列成梯形,其中左下方的一根横向肋1A的中间部分为方形,在所述横向肋1A的方形部分上设置有两个充气孔1-1和多个卫星连接孔1-2;
所述十根根充气支撑管2的两端均封闭,所述四根横向肋1的两端通过三通3与十根充气支撑管2连接,横向肋1与三通3相接处和充气支撑管2与三通相3接处均固定连接,在左侧两根横向肋1A和1B的两端之间各设置一根充气支撑管2e和2f,在上侧两根横向肋1B和1C的两端之间各设置一根充气支撑管2g和2h,在右侧的两根横向肋1C和1D的两端之间各设置一根充气支撑管2i和2j,在下侧的两根横向肋1A和1D的两端之间各设置两根充气支撑管2k、2l和2m、2n, 在每个三通3内部均设置有连接管4将相临的两根充气支撑管2连通,所述两个充气孔1-1各通过一根连接管4与横向肋1A两端的充气支撑管2连通;
在横向肋1A两端的三通3内各设置一个电机5,所述电机5各与一根芳纶绳6的一端连接,在充气支撑管2k、2l和2m、2n的中心处设置有纵向的通道2-1,所述芳纶绳6的另一端由相对应的通道2-1内穿过,并分别连接在横向肋1D的两端,在充所管2k、2l和2m、2n的相对端面上设置有粘扣7;
所述柔性反射面8的两端分别与横向肋1A和1D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解决了现有的抛物面反射天线成形方法复杂,且精度低,容易发生变形的问题,充气前可随柔性反射面卷曲,减小自身尺寸,提高收纳比,方便卫星携带。充气后骨架与柔性反射面能够协同受力,由此提高了抛物形天线反射面的精度,并防止其发生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横向肋1与充气支撑管2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横向肋1A、1D和充气支撑管2k、2l、2m、2n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充气支撑管2通过连接管4连通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 一种带增强骨架的柔性抛物面星载天线,它包含四根横向肋1、十根充气支撑管2和柔性反射面8;所述四根横向肋1平行排列成梯形,其中左下方的一根横向肋1A的中间部分为方形,在所述横向肋1A的方形部分上设置有两个充气孔1-1和多个卫星连接孔1-2;
所述十根根充气支撑管2的两端均封闭,所述四根横向肋1的两端通过三通3与十根充气支撑管2连接,横向肋1与三通3相接处和充气支撑管2与三通相3接处均固定连接,在左侧两根横向肋1A和1B的两端之间各设置一根充气支撑管2e和2f,在上侧两根横向肋1B和1C的两端之间各设置一根充气支撑管2g和2h,在右侧的两根横向肋1C和1D的两端之间各设置一根充气支撑管2i和2j,在下侧的两根横向肋1A和1D的两端之间各设置两根充气支撑管2k、2l和2m、2n, 在每个三通3内部均设置有连接管4将相临的两根充气支撑管2连通,所述两个充气孔1-1各通过一根连接管4与横向肋1A两端的充气支撑管2连通;
在横向肋1A两端的三通3内各设置一个电机5,所述电机5各与一根芳纶绳6的一端连接,在充气支撑管2k、2l和2m、2n的中心处设置有纵向的通道2-1,所述芳纶绳6的另一端由相对应的通道2-1内穿过,并分别连接在横向肋1D的两端,在充所管2k、2l和2m、2n的相对端面上设置有粘扣7;
所述柔性反射面8的两端分别与横向肋1A和1D连接。。
发明的使用方法及原理:充气前将本发明卷成卷,并用捆绑等方式束缚,方便卫星携带。展开时,解开束缚,柔性反射面8像发条一样自动弹开,并带动整个骨架,再通过充气孔1-1向充气支撑管2内充气,使其展开,然后启动电机5卷动芳纶绳6,使充气支撑管2k和2l及充气支撑管2m和2n之间的粘扣粘接,同时使柔性反射面8形成抛物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32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