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泥质海岸带植槽或植穴造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3248.0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9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黄明勇;王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泰达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3/00 | 分类号: | A01G2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韩敏 |
地址: | 300457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岸 带植槽 造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造林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主要针对淤泥质海岸带及其围海吹填区防护林带和城市行道树快速构建的一种植槽或植穴造林方法。
背景技术
环渤海沿岸属于淤泥质海岸为主的平原风、潮、旱、涝、盐、碱地区,基本特征是由黄河、海河等冲积而成的三角洲冲积平原或海积平原。海岸线平直,滩面宽阔,地势平坦,盐碱涝洼,立地条件差,适宜造林的树种少,造成由河北唐山京唐港至歧口长1194公里大陆海岸线上沿海防护林断档严重。近年来由于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稀缺,沿海城市纷纷将眼光投向围海造地。围海造地可以不同程度地解决土地紧张问题。但同时围海造地也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滨海地区生态系统的退化,破坏滩涂湿地的自然属性和海岸带滩涂独特的自然景观;新造土地由于受水、土、盐、气候等生态因子的制约,主要体现在吹填海泥不具备一般土壤的基本性质,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矿化度大于30g/L,相当于海水矿化度。全盐含量在1%以上(属于盐土范畴),一般植物很难成活。土壤酸碱度均在8.5以上,土壤属强碱性。土壤质地粘重、结构差、紧实度高,渗透系数低,不利于土壤脱盐,土壤贫瘠,水肥气热不协调,不利于植物生长,大面积裸地已成为滨海地区春季沙尘污染的重要来源,自然脱盐以及植被形成和演替需要很长时间,无法适应经济发展和人类居住的需求。长时期以来沿海防护林建设速度缓慢,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担负着改善滨海地区的投资环境、提高居民生产、生活空间质量,保护工农业生产、抵御海风海潮及其它自然灾害等多项功能。因此如何在围海吹填区和泥质海岸带地区进行防护林建设,创建适宜于人类居住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生态环境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目前在此类区域防护林构建的方法主要有采用传统的农田客土法,但该种方法存在建设一方生态环境的同时却破坏另一个地方的生态环境的现象,而且造价高昂,显然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理念;抬田法,即通过挖沟就地平衡土方,抬高地面,降低地下水位,再通过降雨脱盐后进行防护林建设,但需要周期太长;树穴换土法,该种方法只是为植物生长初期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并没有解决地下水位问题,常常不可持续。本发明是在传统树穴换土法和盲管排盐法的基础上发展形成,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护林带经济而快速构建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性提出了淤泥质地区和围海吹填区防护林带种植灌木和乔木暗管的具体埋深解决地下水位和脱盐控盐效果问题,在植物根系集中分布层下设置石硝解决前期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施用牛粪、生物有机肥和草炭(或植物秸秆碎屑)改良植穴微区土壤,改变微区土壤水盐状态,通过水盐定向调控达到时间换空间的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淤泥质海岸带的围海吹填造陆区或泥质海岸带规划林带或城市行道树建设区域的植槽或植穴造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围海吹填造陆区(吹填土为海泥)或泥质海岸带规划林带建设区域开挖植物种植的条状植槽或植穴,在吹填海泥区的植槽或植穴下埋设盲管,种植灌木的盲管埋深为90-105cm、浅根乔木和深根乔木盲管埋深为130-150cm;在粘质土地区种植灌木的盲管埋深为70-85cm、浅根乔木和深根乔木盲管埋深为110-130cm;
(2)、在表层60cm-70cm深度植槽或植穴内使用含盐量0.4%以下的种植土,盲管沟铺设排盐盲管,并在盲管四周填满外包滤料后回填咸土,在咸土层和种植土层之间铺设5-10cm厚的石硝层,石硝层中间铺设dn60PVC波纹管;
(3)、在吹填海泥区的植槽或植穴内种植土层中掺拌牛粪、生物有机肥、草炭,掺拌均匀,粘质土地区的植槽或植穴内种植土层中则使用牛粪、生物有机肥、植物秸秆碎屑,掺拌均匀,在掺拌回填过程中根据设计要求深度种植乔灌木,然后进入养护和水盐定向调控期。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石硝层中石硝粒径大小为小于等于1cm。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外包滤料为液态渣或石硝,液态渣的粒级组成为<4.75mm占70-75%,<1mm占20-25%,<0.10mm占8-10%,石硝的粒径≤1cm,其中0.3~0.5cm粒级占80%-90%。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吹填海泥区的植槽或植穴内种植土层中掺拌牛粪、生物有机肥、草炭,施用量分别为每方土3-5kg、3-5kg、6-9kg,粘质土地区则使用牛粪、生物有机肥、植物秸秆碎屑,施用量分别为每方土3-5kg、3-5kg、5-10kg。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dn60PVC波纹管以石硝层中轴线进行对称的波浪式铺设,波纹管G两头端口露出地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泰达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泰达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32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