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综合电压合格率的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83386.9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6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丁泽俊;李战鹰;傅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华瑞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 32242 | 代理人: | 何震花 |
地址: | 51008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综合 电压 合格率 评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电或配电系统控制的自动化。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中,综合电压合格率是反应电力供应的重要指标。一般地,电网系统综合电压合格率通常采用平均的方法。在实际电力供电系统中,居民用电、工业用电、城市用电、农村用电以及不同电压供电线路、发电厂和变电站母线电压、用户端供电电压都有着不同的电压合格率的现实要求。传统平均值的方法难以表达不同用电、不同线路的这种不同电压合格率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设计一种综合电压合格率的评估方法,使其能够反映用电、不同线路的这种不同电压合格率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方法如下:
一种综合电压合格率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检测点划分n个类别,并设定各类测点的综合电压加权值;各类测点的综合电压加权值为 ,。
S2:统计各个测点的电压合格率,统计公式为:;
S3:统计各类测点的电压合格率之和:
,;
S4:统计综合电压合格率r:
,其中,为i类测点的测点数。
进一步,根据本发明的综合电压合格率的评估方法,所述的n为4,即测点数分成四类。四类测点的综合电压加权值满足:。
一种机器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上存储有指令集合,当该指令集合被执行时,使得该机器可执行上述综合电压合格率的评估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计算的综合电压合格率为各类测点的加权平均值,使得获得的综合电压合格率具有侧重点,可以体现不同测点的重要程度,能够反映用电、不同线路的这种不同电压合格率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发明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测点电压合格率的计算
本发明构建在一电力监控系统上。测点和测点的电压数据都取自电力监控系统的数据库。测点的电压数据按一定时间间隔实时采样并存储在电力监控系统的实时数据库中。通常这些电压数据的采样间隔时间3-5分钟,从而形成电压数据的序列。对于某个测点而言,其电压合格率可以用公式计算获得。由于测点的电压数据是一个序列,序列中的每个电压值表示的是3-5分钟时间内的数值。因此实际计算中,上述公式也可以表示成:。
二、测点的分类和电压加权值
测点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通过人工的方式在电力监控系统的用户界面上操作实现测点的分类。测点分类可以根据用户端用途分类,比如居民用电、工业用电、城市用电、农村用电,或者根据不同的电压分类等等。分类的规则可以自己定义。
测点的分类也可以通过测点的类型和事先定义的规则自动分类。本发明优先采用这种方式。测点分为四类,分类的规则如下:
A 类——带地区供电负荷的变电站和发电厂的 20kV,10(6)kV 各段母线电压
B 类——35kV,20kV 专线和 110kV 及以上用户端供电电压
C 类——35kV 和 20kV 非专线以及 10(6)kV 用户端供电电压
D 类——380/220V 低压网络和用户端供电电压
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自动测点分类也分成更多的类别。
上述四种分类的测点的综合电压加权值分别设为:A类为8,B类为6,C类为5,D类为4。综合电压加权值是事先设定的值,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综合电压加权值可以自定义修改为其他值。
三、综合电压合格率的计算
经过测点分类和设定了各类测点的综合电压加权值后即可进行综合电压合格率的计算。其具体的步骤如下:
S2:首先计算各个测点的电压合格率。计算公式前已详述。
S3:再计算各类测点的电压合格率之和。按照前述的A/B/C/D四类测点的实施方式下,该步骤可以得到四类测点的电压合格率之和。分类测点的电压合格率之和用T表示,则上述四类测点的电压合格率之和分别为:TA、TB、TC、TD。如果有n个测点则各类测点的电压合格率之和可以表示为:,。
S4:计算加权平均值得到综合电压合格率r。综合电压合格率的计算公式为:,其中,分别为i类测点的综合电压加权值,为i类测点的测点数。
四、整体的计算过程
整体计算过程为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华瑞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华瑞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33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奥美拉唑和碳酸氢钠包芯片
- 下一篇:具有杀菌投食清洗加氧的太阳能鱼缸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