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花时早且柱头外露率高的晚粳稻不育系浙粳4A的选育和繁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3567.1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9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明;叶胜海;陈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从友 |
地址: | 31002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花 柱头 外露 粳稻 不育 系浙粳 选育 繁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晚粳稻(滇I型)不育系品种的选育方法,特别是一种花时早且柱头外露率高的优质晚粳稻不育系浙粳4A的育种和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产量将直接影响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20世纪70年代中期,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大大提高了我国的水稻产量。一个优良杂交稻组合能否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是制种产量,而制种产量与不育系的花时、柱头外露率等特性紧密相关。我国目前生产上应用的三系籼稻不育系一般柱头外露率较高,花时也较早,制种产量较高;而三系粳稻不育系一般柱头外露较少、外露率较低,花时也较迟,异交较差,制种产量偏低。因此,培育花时早且柱头外露率高的粳稻不育系,对于提高制种产量和推广杂交粳稻新组合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花时早且柱头外露率高的晚粳稻不育系浙粳4A的选育方法,从而培育出花时早且柱头外露率高的晚粳稻不育系,用于提高杂交稻组合制种产量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采用上述的晚粳稻不育系浙粳4A的繁殖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花时早且柱头外露率高的晚粳稻不育系浙粳4A的选育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1)选择滇I型不育系7627A为母本,与中间材料ZF02-3033 “丙97342//丙8502/Babawee”杂交获得F1种子;
2)将F1种子浸种催芽,再以中间材料ZF02-3033 “丙97342//丙8502/Babawee”为父本逐步回交,回交6代获得BC6F1;
3)将BC6F1种子浸种催芽,继续以中间材料ZF02-3033 “丙97342//丙8502/Babawee”为父本进行回交,同时开始结合配合力测定、耐高温鉴定,一年二代进行转育获得BC15F1,回交株系群体内整齐一致,套袋自交结实率为零,农艺性状和育性稳定一致,培育出晚粳稻不育系浙粳4A。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2)每次回交时不育系和保持系都套自交袋,收获自交结实率为零的不育系回交种子和相应套袋的保持系种子,确保下一世代的恢保关系和保持系纯度。
上述杂交水稻的育种方法中,选用BT型不育系7627A[国家种质库保存号CN1793]和穗大、粒多、分蘖力强、花时早、开颖角度大和柱头外露率高的中间材料ZF02-3033“丙97342//丙8502/Babawee”(保藏号CGMCC No.8016)杂交,再用ZF02-3033为父本进行回交,从BC6F1代开始结合配合力测定、耐高温鉴定进行回交转育,培育花时早、柱头外露率高、异交率好、制种产量高的不育系。
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浙粳4A种子的繁殖方法,该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选育得到的晚粳稻不育系浙粳4A为母本,用中间材料ZF02-3033 “丙97342//丙8502/Babawee”为父本,繁殖浙粳4A种子。
作为优选,用浙粳4A作母本,用中间材料ZF02-3033 “丙97342//丙8502/Babawee”作父本,于五月下旬同期播种,播种时浙粳4A用种量1.0-1.5公斤/亩,中间材料ZF02-3033 “丙97342//丙8502/Babawee”为0.4-0.5公斤/亩,秧龄控制在25天左右,父、母本行比2:8,母本株行距16.7cm×20.0cm,单本或双本栽插,破口期父、母本同时割去三分之一的剑叶,并于破口初期分二次喷施“920” 5g,第一次于10%植株抽穗时父母本都喷,2g/亩,隔日喷第二次,浓度加倍,只喷父本,3g/亩,赶粉结束后及时割去保持系。
本发明的浙粳4A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品质优良: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依据NY/T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浙粳4A不育系检验的12项指标中,蛋白质含量达一级标准,透明度和碱消值达二级标准,胶稠度达三级标准,直链淀粉含量达四级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35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