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默认变速器换档规律及更新默认变速器换档地图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3599.1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61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发明(设计)人: | D.李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66 | 分类号: | F16H59/66;F16H59/50;F16H59/14;F16H59/4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吴超;谭祐祥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默认 变速器 换档 规律 更新 地图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机动车辆中的变速器控制。
背景技术
本部分中的陈述仅仅提供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因此,这些陈述不是用于构成对现有技术的承认。
变速器将来自一个或多个旋转轴的扭矩转变为一个或多个旋转轴上的扭矩。变速器可利用离散的档位状态来实现所需要的各种不同的扭矩传递和转变功能。变速器换档包括第一离合器的分开,中断通过该变速器传送的扭矩,并且此后接合第二离合器,重新建立通过该变速器传送的扭矩。因此,变速器换档可包括中断通过该变速器提供的扭矩,从而建立了不期望的驾驶性能和车辆的较低的整体燃料效率。
以更大的范围增加档位状态的数量被越来越多地用于改善发动机操作效率,例如,八速自动变速器。在这些档位状态之间的速度跨度随着档位状态数量的增加而变窄。结果,频繁换档对驾驶性能造成影响,尤其是在道路条件波动的山区。
使用追踪车辆位置并协调车辆位置与本领域已知的地理、道路、交通、或其它信息的电子装置是已知的。完成这种数据获取的示例性的可访问的电子装置包括配合电子地图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使用追踪车辆的运动的装置的数字地图软件、基于互联网的无线、可访问数据处理、车辆与车辆的通信、和车辆与基础设施和其它远程计算资源的通信。例如,GPS导航系统和标准无线通信模块可确定沿着道路的道路梯度与道路曲率。
还已知的是,根据道路条件自主地实施升档或换档。但是,这种现有的方法没有考虑操作者输入或操作者意图。因此,现有的方法要求用于自主升档的大量的标定和计算。
发明内容
用于改进车辆的默认变速器换档规律的方法包括监视当前车辆参数并确定在车辆前方的预定距离处的未来道路信息。基于所确定的未来道路信息预测未来车辆参数。基于当前车辆参数和预测的未来车辆参数改进默认变速器换档规律。
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下方案:
方案1. 一种改进车辆的默认变速器换档规律的方法,包括:
监视当前车辆参数;
确定在车辆前方预定距离处的未来道路信息;
基于所确定的未来道路信息预测在车辆前方预定距离处的未来车辆参数;以及
基于当前车辆参数和预测的未来车辆参数改进默认变速器换档规律。
方案2. 如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中未来道路信息是基于选自由下列各项组成的组的地点信息: 联合3D地图数据库的GPS信息、分析的过去驾驶方式、Onstar?信息、车辆对基础设施信息和车辆对车辆信息。
方案3. 如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中车辆参数包括操作者踏板位置和车辆速度。
方案4. 如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中未来道路信息包括道路梯度和道路曲率。
方案5. 如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中未来道路信息是选自由下列各项组成的组: 道路速度限制、交通基础设施指示和无线通信的直播交通信息。
方案6. 如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中预测未来车辆参数包括:
基于在车辆前方预定距离处的未来道路梯度预测在车辆前方预定距离处的未来操作者踏板位置。
方案7. 如方案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监视当前车辆速度、当前车辆加速度和当前操作者踏板位置;以及
其中预测未来操作者踏板位置还基于当前操作者踏板位置,同时维持当前车辆加速度。
方案8. 如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中预测未来车辆参数包括:
基于在车辆前方预定距离处的未来道路曲率预测在车辆前方预定距离处的未来车辆速度。
方案9. 如方案8所述的方法,其中预测的未来车辆速度是凭经验从在车辆前方预定距离处的所述未来道路曲率和期望侧向加速度得到的。
方案10. 如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中改进默认变速器换档规律包括:
基于当前车辆参数和预测的未来车辆参数对车辆参数轨迹进行建模;
将车辆的参数轨迹与默认变速器换档规律进行比较;以及
基于该比较改进默认变速器换档规律。
方案11. 如方案10所述的方法,其中改进默认变速器换档规律包括下列其中之一:
如果建模得到的车辆参数轨迹指示当前档位水平状态,则阻止在默认变速器换档规律下发生的任何变速器换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35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摆臂式辊压机
- 下一篇:冲击式半自动多晶硅破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