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麻辣水煮鱼调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84817.3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2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良;李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国至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26 | 分类号: | A23L1/226;A23L1/29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000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麻辣 水煮鱼 调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菜肴增味剂,具体为一种麻辣水煮鱼调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煮鱼”,又称“江水煮江鱼”,系重庆渝北风味,具有御寒、益气养血之功效,口感滑嫩,油而不腻,既去除了鱼的腥味,又保持了鱼的鲜嫩。辣而不燥,麻而不苦,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然而,关于水煮鱼调料的报道并不多。经检索,与“水煮鱼调料”相关的发明专利仅有两项。①中国专利CN102058077A公布了一种水煮鱼调料,其特点由腌鱼料、制汤料和炝锅料组成,特别添加了黑木耳、枸杞等有益食材。该方法的不足之处是在烹饪时必须按照调料包上注明的顺序加入这三种调料,这使得消费者难于掌握加入的时机和火候。②中国专利CN102599457A公布了一种川味红汤水煮鱼复合调味料的制作方法,其特点是消费者在烹饪时只需一次加入复合调味料,操作简便。该方法的不足之处是没有明确指出香辛料的种类,因此很难获得色香味俱佳且质量稳定的水煮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麻辣水煮鱼调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麻辣水煮鱼调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成分:色拉油25~35份,精炼猪油2~8份,生姜1~5份,大葱1~3份,大蒜1~3份,辣椒酱15~25份,郫县豆瓣酱15~30份,辣椒粉4~10份,香辛料1.95~4.15份,醪糟汁1~5份,酱油1.5~2.5份,料酒2~3份,食盐1.5~2.5份,味精1.5~2.5份,冰糖粉0.5~1份。
所述辣椒粉由二荆条辣椒粉和朝天椒粉组成,二荆条辣椒粉:朝天椒粉的重量份比为3:5。
所述香辛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成分:胡椒粉0.1~0.5份、青花椒粉1.5~2份、八角粉0.1~0.5份、山奈粉0.1~0.5份、小茴香粉0.1~0.5份、荜拔粉0.05~0.15份。
一种麻辣水煮鱼调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将生姜、大葱、大蒜去皮、洗净、沥干,分别剁碎成细颗粒状待用;用搅拌机将辣椒酱和郫县豆瓣酱打成泥状待用;将香辛料粉碎过30目筛待用;
(2) 将炒锅烧热,倒入精炼猪油和色拉油,再放入生姜、大葱、大蒜颗粒炝锅,当油温为110-130℃时,放入辣椒酱泥、郫县豆瓣酱泥和香辛料一起炒制,炒制时间为15-20min,炒制过程中油温控制在120℃,炒出香味后,放入醪糟汁、酱油、料酒、食盐、味精、冰糖粉,用小火慢慢熬制,并不断搅拌,以免粘锅;
(3)熬制完成后起锅、冷却、包装。
本发明与以往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添加了特制的香辛料,使产品味道更纯正更浓郁,而且具有温中散寒、开胃消食、理气止痛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麻辣水煮鱼调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成分:色拉油25份,精炼猪油2份,生姜1份,大葱1份,大蒜1份,辣椒酱15份,郫县豆瓣酱15份,辣椒粉4份,香辛料1.95份,醪糟汁1份,酱油1.5份,料酒2份,食盐1.5份,味精1.5份,冰糖粉0.5份。
所述辣椒粉由二荆条辣椒粉和朝天椒粉组成,二荆条辣椒粉:朝天椒粉的重量份比为3:5。
所述香辛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成分:胡椒粉0.1份、青花椒粉1.5份、八角粉0.1份、山奈粉0.1份、小茴香粉0.1份、荜拔粉0.05份。
一种麻辣水煮鱼调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将生姜、大葱、大蒜去皮、洗净、沥干,分别剁碎成细颗粒状待用;用搅拌机将辣椒酱和郫县豆瓣酱打成泥状待用;将香辛料粉碎过30目筛待用;
(2) 将炒锅烧热,倒入精炼猪油和色拉油,再放入生姜、大葱、大蒜颗粒炝锅,当油温为110℃时,放入辣椒酱泥、郫县豆瓣酱泥和香辛料一起炒制,炒制时间为15min,炒制过程中油温控制在120℃,炒出香味后,放入醪糟汁、酱油、料酒、食盐、味精、冰糖粉,用小火慢慢熬制,并不断搅拌,以免粘锅;
(3)熬制完成后起锅、冷却、包装。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国至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国至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48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牛肉呈味粉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紫薯仔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