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粉葛组织培养快速育苗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585519.6 申请日: 2013-11-19
公开(公告)号: CN103598098A 公开(公告)日: 2014-02-26
发明(设计)人: 钟宇;张鲁;余长春;郑阳霞;万学琴;张健;李贤伟;冯茂松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H4/00 分类号: A01H4/00;A01G31/00
代理公司: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龚燮英
地址: 610020 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粉葛 组织培养 快速 育苗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组织培养繁殖技术领域,一种粉葛组织培养快速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粉葛(Puerariae lobata var.Thomsonii),为豆科(Leguminosae)葛属(Pueraria)植物。在我国有8种及2变种,主要分布于西南部、中南部至东南部,长江以北少见。粉葛的食用部分为块根,俗称“葛根”。

葛根是我国卫生部认定的药食两用的山地植物。葛根味甘,辛,性平,具有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之功;葛根素(异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高,具有降低血压、降低心肌耗氧量、减慢心率、扩张冠血状管改善正常和缺血心肌的代谢,改善脑循环和外周循环等作用。随着现代医药、食品科技的不断发展,葛根的药理、药化、临床应用、食品开发研究等发面的不断深入,其使用价值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被誉为“亚洲人参”。世界粮农组织等权威机构预测,全球葛根需求量将至5000万吨/年(折合2000万亩)。

此外,粉葛淀粉含量高,一些优良品种淀粉含量可高达25%,7.5kg鲜粉葛即可生产燃料乙醇1kg。单位面积土地的乙醇生产率粉葛高于玉米、甘薯等粮食作物,而且粉葛生物固氮效率高,耐贫瘠,具有充分挖掘土地潜力的优势。粉葛作为非粮食生物质新材料,避免了“与民争粮,与粮争地”的瓶颈,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大巴山粉葛(Pueraria lobata(wild)Ohwi'Dabashan')是由达州市林业科技推广站从野生葛品种中驯化的良种,2010年通过四川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编号为:川R-WTS-PL-023-2009),成为秦巴山区发展粉葛产业主推的主导品种,发展面积增长迅速,对种苗需求量大。

目前大巴山粉葛的繁殖主要以压条和扦插繁殖传统方法为主,繁殖系数低,获得的种苗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当前农业生产上的需求,如何提供大量优质的种苗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是当代农业生物技术在生产上应用最广泛、产生经济效益最大的一个领域。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种苗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首先繁殖系数大,能以比常规方法快数千到数百万倍的速度进行扩大繁殖,及时提供大量优质种苗,使一个新的品种能够在短时间内满足生产的需要,加速引种和良种的推广进程;使用的繁殖材料小和少;繁殖苗木整齐一致,商品性高,能够保持原品种的优良特性;可进行周年工厂化育苗,生产效率高。对一些繁殖系数低、不能用种子繁殖(无种子或种子繁殖后代出现种性的衰退)的植物品种的繁殖,利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更为重要。

目前,虽然已有葛属京西葛、粉葛、美国葛藤、泰国葛和野葛几个品种的组织培养育苗技术专利与报道发表,但不同物种,甚至同一物种、不同品种之间,其组织培养方法也有很大的差异性。大巴山粉葛是一个新品种,还尚无组织培养快速育苗的报道。而且,粉葛组织培养还存在这一些问题:野外取材很难保证母本的遗传品质;粉葛葛藤上绒毛多,污染率高,难以建立无菌体系;增殖率低。因此,寻求并探索大巴山粉葛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育苗技术,是扩大大巴山粉葛种源生产,解决生产中种苗需求的迫切任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粉葛组织培养育苗方法,利用组织培养技术,提高粉葛的繁殖系数,培育出遗传性状稳定的粉葛无性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粉葛组织培养快速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预处理将优株块根进行盆栽,放置在温室大棚中,待其发出芽藤蔓长至20cm,开始喷洒1%多菌灵溶液,每周一次,持续一个半月,藤蔓长至1m时开始取材;

(2)无菌材料体系的建立选取当年生粉葛葛藤,剪去叶片和叶柄,切割成1.0~1.5cm长带有腋芽的茎段,将带芽茎段置于自来水下冲洗30min,然后用洗衣粉液浸泡10~30min,用软刷刷洗茎段后再置流水下冲洗1~2h,在超净工作台上,将洗涤好的茎段用质量浓度为75%酒精浸泡15~20s,无菌水冲洗2~4次,然后用0.1%的氯化汞浸泡3~5min,无菌水冲洗4~6次再用2%次氯酸钠处理8~10min,无菌水冲洗4~6次,用滤纸吸干带芽茎段获得无菌材料;

(3)诱导培养将上述步骤获得的无菌带芽茎段先接种到1/2MS培养基上,黑暗条件下培养10~15d,减少褐化发生,然后转入芽诱导培养基上促进腋芽的萌发和生长,按光照和黑暗时间比为2:1交替进行诱导培养;

(4)芽的增殖芽诱导培养25±2d,腋芽萌发生长至1~1.5cm,将其全部转入增殖培养基进行反复增殖,获得大量的增殖苗后转入生根培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55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