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终端、电子设备及串口传输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85949.8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7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姜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希姆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38 | 分类号: | G06F13/38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王聪 |
地址: | 2003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 电子设备 串口 传输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电子设备及移动终端与电子设备的串口传输方法、移动终端与电子设备的串口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便携式电子医疗设备和手机都属于非智能低功耗设备,一般采用电池供电,工作电压为3.0~4.0V之间,其内部数据传输电路的工作电压一般在3.0V左右,两种设备之间如果要进行数据传输,通常会遇到以下难题:
1)如果电子医疗设备和手机之间采用通用的Mini USB(迷你通用串行总线,一种在数码相机和摄像机、移动硬盘等设备经常使用的接口)模式进行数据通信,则要求其中一方必须采用主模式,另一方采用从模式,而作为主模式的一方,必须要能提供USB(通用串行总线)控制电压(4.5~5V),这对设备的数据传输电路改动较大,而且功耗较高,如果设备的使用频率较高,就会大大缩短电池供电时间;
2)如果电子医疗设备和手机之间采用普通RS232(推荐标准232)对等模式的通信方式,由于任何一方都无法判断数据链路是否正常,所以无法发起正常的连接会话,只能按一定的频率轮询侦听数据接口,既无法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而且在设备待机状态下还要对数据接口维持供电增加设备的功耗。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移动终端和电子设备间采用Mini USB模式传输数据需大幅度改变电路、采用RS232对等模式的进行不能实现主/从通信方式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既不用大幅度改变电路又能实现交互式传输数据的移动终端与电子设备的串口传输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移动终端与电子设备的串口传输方法,其特点是,所述串口传输方法步骤如下:
S1、所述移动终端的一第一串口每隔一时间区间向所述电子设备的一第二串口发送一次连接请求;
S2、所述第二串口接收到所述连接请求,并向所述第一串口发送一表示即将发送数据的第一信息;
S3、所述第一串口接收到所述第一信息,并向所述第二串口发送一表示准备接收数据的第二信息,停止发送所述连接请求;
S4、所述第二串口接收到所述第二信息,并向所述第一串口发送数据;
S5、所述第一串口接收到所述数据,并向所述第二串口发送一表示接收到所述数据的第三信息;
S6、所述第二串口判断是否在一时间段内接收到所述第三信息,若是,结束流程,若否,执行S7;
S7、所述第二串口向所述第一串口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串口接收到所述第一信息,并向所述第二串口发送所述第二信息,然后执行S4。
在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电子设备建立通信之后,所述移动终端能够主动向所述电子设备发起连接对话,请求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数据。两者之间信息的交互保证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较佳地,S2为:所述第二串口接收所述连接请求,并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一表示有数据传输的参数是否为有效值,若是,向所述第一串口发送所述第一信息,若否,结束流程;
S6为:所述第二串口判断是否在一时间段内接收到所述第三信息,若是,将所述参数设置为无效值,然后结束流程,若否,执行S7。
这样能够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可以传送给所述手机的数据,确定有数据再进行后续步骤,没有数据就结束流程,提高了传送效率,避免了所述电子设备在后续步骤中无数据可传而造成错误。
较佳地,S6为:所述第二串口判断是否在一时间段内接收到所述第三信息,若是,标记所述数据,若否,执行S7;
S2为:所述第二串口接收所述连接请求,并判断准备发送的数据是否被标记过,若是,结束流程,若否,向所述第一串口发送第一信息;
或,
S6为:所述第二串口判断是否在一时间段内接收到所述第三信息,若是,清除所述数据,若否,执行S7。
通过此方案避免将已经发送过的数据重复发送,提高了传输效率。
较佳地,所述第一串口为USB口,或Mini USB口;所述第二串口为USB口,或Mini USB口,或音频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希姆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希姆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59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