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腐蚀的复合板材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86209.6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7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香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合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9/04 | 分类号: | B32B19/04;B32B27/06;B32B27/08;B32B27/32;B32B27/34;B32B27/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无锡新区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腐蚀 复合 板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板材,特别是涉及一种耐腐蚀的复合板材。
背景技术
复合板材在特殊环境下使用时,需要具备了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如耐盐腐蚀、耐酸腐蚀、耐碱腐蚀等。在一些偏酸或偏碱的环境下,板材不具备良好的耐酸碱性能,会发生软化、松动等现象。时间长后,板材的性能会发生变化,影响到板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常规的板材的耐腐蚀性能较差,具备良好耐酸碱性能的板材通常其耐盐腐蚀的能力还需要考察。如果能同时耐酸碱和耐盐腐蚀,板材可以应用于相关特殊领域中。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普通的复合板材耐腐蚀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腐蚀的复合板材,复合板材分为4层,第一层为厚度为0.4cm~0.7cm的聚丙烯和氯磺化聚乙烯混合板、第二层为厚度为0.5cm~1.3cm的大理石板、第三层为厚度为0.7cm~1.7cm的尼龙板、厚度为0.8cm~1.1cm的聚偏二氯乙烯板;聚丙烯与氯磺化聚乙烯均为长条形,并且进行交替分布,共同构成了聚丙烯和氯磺化聚乙烯混合板。各层中间通过胶黏剂粘合在一起。大理石板的厚度优选为1.3cm。尼龙板的厚度优选为0.7cm。聚偏二氯乙烯板的厚度优选为1.1cm。聚丙烯和氯磺化聚乙烯混合板的厚度优选为0.7cm。
有益效果:耐腐蚀的复合板材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耐15wt%的氯化钠溶液浸泡10~15天无变化,耐5wt%的草酸溶液浸泡50~60h无变化,耐5wt%的氢氧化钡溶液浸泡80h~100h无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耐腐蚀的复合板材的示意图,1为聚丙烯和氯磺化聚乙烯混合板、2为大理石板、3为尼龙板、4为聚偏二氯乙烯板、5为聚丙烯、6为氯磺化聚乙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耐腐蚀的复合板材,复合板材分为4层,第一层为厚度为0.7cm的聚丙烯和氯磺化聚乙烯混合板1、第二层为厚度为0.5cm的大理石板2、第三层为厚度为1.7cm的尼龙板3、厚度为1.1cm的聚偏二氯乙烯板4;聚丙烯5与氯磺化聚乙烯6均为长条形,并且进行交替分布,共同构成了聚丙烯和氯磺化聚乙烯混合板1。各层中间通过胶黏剂粘合在一起。
实施例2
一种耐腐蚀的复合板材,复合板材分为4层,第一层为厚度为0.5cm的聚丙烯和氯磺化聚乙烯混合板1、第二层为厚度为1.3cm的大理石板2、第三层为厚度为1.1cm的尼龙板3、厚度为0.8cm的聚偏二氯乙烯板4;聚丙烯5与氯磺化聚乙烯6均为长条形,并且进行交替分布,共同构成了聚丙烯和氯磺化聚乙烯混合板1。各层中间通过胶黏剂粘合在一起。
实施例3
一种耐腐蚀的复合板材,复合板材分为4层,第一层为厚度为0.4cm的聚丙烯和氯磺化聚乙烯混合板1、第二层为厚度为0.8cm的大理石板2、第三层为厚度为0.7cm的尼龙板3、厚度为1.0cm的聚偏二氯乙烯板4;聚丙烯5与氯磺化聚乙烯6均为长条形,并且进行交替分布,共同构成了聚丙烯和氯磺化聚乙烯混合板1。各层中间通过胶黏剂粘合在一起。
将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分别室温下放入15wt%的氯化钠溶液浸泡10天、13天、15天。将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分别室温下放入5wt%的草酸溶液浸泡50h、55h、60h。
将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分别室温下放入5wt%的氢氧化钡溶液浸泡80h、90h、100h。
实验结束后,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在15wt%的氯化钠溶液浸泡10~15天无变化。在5wt%的草酸溶液浸泡50~60h无变化。在5wt%的氢氧化钡溶液浸泡80h~100h无变化。都具有良好的耐酸碱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合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合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62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