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架线盘式电机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6437.3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7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保如;周曙亮;刘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瑞达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9/02 | 分类号: | B60L9/02;B60L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地址: | 2321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架线 盘式电 机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架线盘式电机车。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有新型的斩波调速电机车和交流变频调速电机车,但是对于斩波调速电机车而言,虽然能无级调速,所采用的电机仍是直流有刷电机,仍存在直流电机转子上的换向器铜排、碳刷易磨损缺陷;而对于交流变频调速电机车而言,虽然能无级调速,电机上也无刷,但磁场仍需要充电来建立,易产生谐波干扰,特别是井下对通信网络的干扰。同时起动易产生冲击。两种电机车的制动主要靠手轮机械制动,操纵人员操纵手轮机械制动装置时劳动强度大,制动力的大小和制动时间因人而异,制动迟缓;而气压制动因管路路径不等,制动力不同步或不相等,造成机车车轮与闸瓦叠合时产生抖动或跳轨现象,制动距离长,制动性能差,闸瓦磨损大和快,安全性能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架线盘式电机车,该架线盘式电机车起动平稳,起动力矩大,制动性能好、安全性能高,维修维护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架线盘式电机车,包括车架,车架包括由两侧钢板、中间隔板、两端钢板以及底部钢板焊接组成框架式结构,车架的一端设置驾驶室,车架的顶部设置受电弓,所述受电弓通过支架固定在车架的顶部,车架的底部安装走行装置,所述走行装置包括安装在车架两侧的两对车轮、轮轴、减速箱、弹性联轴器、盘式直流无刷牵引电机以及车架两侧的两对轴承箱,轴承箱与车架的导板支架浮动连接,每对车轮的中心分别轮轴连接,每个轮轴都与减速箱的输出端连接,每个轮轴的两端与轴承箱滚动连接,减速箱的输入端通过弹性联轴器与盘式直流无刷牵引电机连接,盘式直流无刷牵引电机的信号传输线连接到直流变频调速器,所述直流变频调速器包括控制器、操控装置以及箱体,直流变频调速器安装在所述驾驶室内。
优选的,在靠近驾驶室的走行装置的两端安装机械制动装置。
优选的,走行装置的车轮的轨面处安装撒砂装置。
优选的,驾驶室的前上部设置照明灯,照明灯的一侧固定安装喇叭。
本发明与传统的交流变频电机车相比,具有输出转矩大、调速平滑、制动平稳以及制动反映迅速的特点。本发明电源通过受电弓供电到驾驶室内直流变频调速器,驾驶员通过直流变频调速器给定的控制信号和安装的盘式直流无刷牵引电机的位置传感器所检测到电机转子的位置,并根据转子的位置信号去触发电子换向线路控制开关导通和关闭,从而控制定子绕组的通断电,实现电子换相,即实现无接触式的换流,从而使盘式直流无刷牵引电机产生动力,盘式直流无刷牵引电机产生的动力通过减速箱的变矩和变速使轮轴转动,轮轴带动车轮转动,由于盘式直流无刷牵引电机以无接触式换流的方式产生动力,实现机车的无级调速,因此避免了机车零速起动时的起动冲击以及起动不平滑的问题。当机车运行需要制动时,将直流变频调速器的调速手柄旋至制动位置产生电磁制动力,电磁制动力在直流变频调速器的作用下,阻止盘式直流无刷牵引电机旋转,实现机车的电制动,该电制动方式反应快、前后车轮制动同步、车轮制动力基本相等,消除了机车制动时抖动或脱轨现象,因此制动性能优异,整车安全性好,并且在制动时所产生的反向电能,可以给供电母线充电,节省电力。
在靠近驾驶室的走行装置的两端安装机械制动装置,用于辅助制动;走行装置的车轮的轨面处安装撒砂装置,当轨道与车轮摩擦力减小时,撒砂装置通过给轨道撒砂以增加车轮与轨道的摩擦力;驾驶室内设置一般型直流变频调速器,便于驾驶员操控;驾驶室的前方外表面设置照明灯,照明灯的一侧固定安装一个喇叭,便于驾驶员在黑暗环境中观察机车前方轨道状况,同时警示前方人员避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机械制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车架2.驾驶室3.受电弓4.车轮5.减速箱6.弹性联轴器7.轮轴8.盘式直流无刷牵引电机9.直流变频调速器10.机械制动装置11.撒砂装置12.驾驶员座椅13.照明灯14.喇叭15.轴承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瑞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瑞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64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调节高度的公交车拉手
- 下一篇:接近感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