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肝胃不和型胃癌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86628.X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0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贾开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晶晶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8 | 分类号: | A61K36/8998;A61K9/16;A61K9/20;A61P35/00;A61P1/00;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不和 胃癌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组份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肝胃不和型胃癌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胃癌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在我国本病的地区分布较广,位于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早期胃癌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少数人有恶心、呕吐或是类似溃疡病的上消化道症状。疼痛与体重减轻是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病人常有较为明确的上消化道症状,如上腹不适、进食后饱胀,随着病情进展上腹疼痛加重,食欲下降、乏力。
西医治疗主要以手术和化疗为主,但手术与化疗疗效都不甚理想,而且手术可能对身体特别虚弱的病人造成二次伤害。化疗虽有一定疗效,但对人体伤害极大,具有明显毒副作用。
祖国医学并没有对胃癌的确切称谓,但根据胃癌的临床表现,大略可归属于中医学中“胃脘痛”、“噎膈”、“反胃”“痞满”、“呃逆”、“积聚”等范畴。胃脘痛之病因病机大多与饮食、劳逸、气滞、寒凝等相关,故《素问·举痛论》指出:胃脘痛“皆因劳逸过甚,饮食失节,中气不足,寒邪趁虚而入客之,故猝然而作大痛。”《仁斋直指方》已认识到:关于胃脘痛的病因主要有“有寒,有热,有死血,有食积,有痰饮,有虫”。噎膈之症,《内经》认为与津液和情志有关,《太平圣惠方》对其病因作了确切的描述,认为“寒温失宜,食饮过度,或愤怒气逆,思虑伤心,致使阴阳不和,胸膈痞塞,故名膈气也。”噎膈由反胃演变而来,《寿世保元》曰:“夫反胃即噎膈,噎膈乃反胃之渐。大法有四,血虚,气虚,有痰,有热。”中医学将胃癌分型为:(1)脾胃虚弱型(2)肝胃不和型(3)瘀阻胃络型(4)胃热阴虚型(5)痰湿凝滞型(6)气血两虚型六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肝胃不和型胃癌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疏肝和胃,降逆止痛,能显著改善肝胃不和型胃癌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时间,且毒副作用较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肝胃不和型胃癌的中药,其原料药材包括:三七,两面针,九香虫,党参,木香,炙甘草,延胡索,麦芽,炒枳壳,炒白术,绿萼梅,玳玳花,枇杷叶,荜茇根,楠木皮,柿蒂,檀香,南瓜藤和鱼香草。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三七20~30份,两面针20~30份,九香虫15~25份,党参10~20份,木香10~20份,炙甘草20~30份,延胡索5~15份,麦芽25~35份,炒枳壳15~25份,炒白术5~15份,绿萼梅30~40份,玳玳花10~20份,枇杷叶5~10份,荜茇根10~20份,楠木皮5~15份,柿蒂20~30份,檀香20~30份,南瓜藤5~15份和鱼香草15~25份。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为:三七25~30份,两面针20~25份,九香虫20~25份,党参10~15份,木香15~20份,炙甘草25~30份,延胡索10~15份,麦芽30~35份,炒枳壳15~20份,炒白术5~10份,绿萼梅35~40份,玳玳花10~15份,枇杷叶5~8份,荜茇根10~15份,楠木皮5~10份,柿蒂25~30份,檀香20~25份,南瓜藤10~15份和鱼香草15~20份。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为:三七28份,两面针22份,九香虫24份,党参11份,木香18份,炙甘草26份,延胡索12份,麦芽33份,炒枳壳19份,炒白术7份,绿萼梅38份,玳玳花11份,枇杷叶5份,荜茇根12份,楠木皮9份,柿蒂27份,檀香21份,南瓜藤12份和鱼香草16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的剂型为片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制剂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4~6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药渣质量1~3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100~3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1~0.3倍的微晶纤维素、0.05~0.1倍的乳糖、0.1~0.3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加入相对于超微细粉质量0.002~0.02倍的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的剂型为颗粒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晶晶,未经孙晶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66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发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手机应用程序与主机之间动态加密短信的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