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有机蔬菜种苗的环保型培养基质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89095.0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2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郑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超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424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有机 蔬菜 种苗 环保 培养 基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培养基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有机蔬菜种苗的环保型培养基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蔬菜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主要食物也未能幸免,各种农药未按国家或行业标准施用,过多施用农药造成蔬菜农残超标严重,危及食用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如何解决蔬菜食用安全,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热门议题。
种苗培养基质是有机蔬菜工厂化育苗体系的重要组成材料,它不仅是种苗生存的场所,也是幼苗所需水分、养分、温度等的介质。种苗培养基质同土壤一样,具有支撑和营养作物的基本功能,但又有别于土壤,甚至在某些方面优于土壤。工厂化育苗基质能为幼苗提供稳定协调的水、气、肥和结构的生长介质。它在支持、固定植株外,能够使养分、水分得以中转,植物根系从中按需选择吸收。
现有育苗基质实际使用时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对植物根系的伸展和附着有一定的局限,不能充分发挥其固定和保持作用;不能同时为植物根系提供良好的水、肥、气、热、pH值等条件,不能充分发挥其不是土壤胜似土壤的作用;含有对植物生长发育有害、有毒的物质;不适应现代化的生产要求,操作及标准化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原料易得、理化性状优良、无毒害物质、适于现代化生产要求的用于有机蔬菜种苗的环保型培养基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有机蔬菜种苗的环保型培养基质,所述基质由下述体积百分比的原料配制而成:
30~50%草炭土;
5~10%膨化珍珠岩;
5~10%蛭石;
10~30%炉灰渣;
5~15%锯木屑;
10~20%碳化稻壳;
0.5~2%长效复合缓释肥。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一种用于有机蔬菜种苗的环保型培养基质,由下述体积百分比的原料配制而成:
40%草炭土;
7%膨化珍珠岩;
7%蛭石;
20%炉灰渣;
10%锯木屑;
15%碳化稻壳;
1%长效复合缓释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上述基质的粒径为2~6mm。
更进一步地,上述基质的孔隙度为40~60%。
上述碳化稻壳制备时:取干燥稻壳经过加热至其着火点温度以下,使其不充分燃烧而形成,其容重为0.15~0.30g/m3,总孔隙度为60~9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安全环保,无毒无味,不污染植物、土壤和地下水,最终分解物为二氧化碳、水、钠和钾,无任何残留,不会破坏土壤结构;可以实现资源再生,保护资源,保护环境。
2、配方中含有的锯木屑、泥炭土、碳化稻壳等原料来源广泛,容易获得,生产成本低廉。配方中使用的膨化珍珠岩为多孔结构的矿物质,使得基质的透气性好,有利于根系的发育与生长,可促进植株的生长与发育。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本发明列举实施例如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如无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各种原料均可以通过市售得到;或根据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制备得到。除非另有定义或说明,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技术熟练入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于本发明方法中。
实施例1
本发明的基质配方为(体积百分比):
40%草炭土;
7%膨化珍珠岩;
7%蛭石;
20%炉灰渣;
10%锯木屑;
15%碳化稻壳;
1%长效复合缓释肥。
制备方法如下:
取制得的碳化稻壳以及其它成分,过筛晾干、混合均匀后即得基质。
实施例2
本发明的基质配方为(重量份):
40%草炭土;
5%膨化珍珠岩;
5%蛭石;
24.5%炉灰渣;
5%锯木屑;
20%碳化稻壳;
0.5%长效复合缓释肥。
制备方法如下:
取制得的碳化稻壳以及其它成分,过筛晾干、混合均匀后即得基质。
实施例3
本发明的基质配方为(重量份):
40%草炭土;
10%膨化珍珠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超;,未经郑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90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