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织机的碟形分线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89448.7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2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朱根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根山 |
主分类号: | D03D37/00 | 分类号: | D03D37/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2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织机 碟形分线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圆织机,尤其是一种用于圆织机的碟形分线轮。
背景技术
现有圆织机的分线轮一般是由轮体和分线杈构成的平面结构,轮体设为圆环形,轮体的中心设有中心孔,轮体的外圆周设有若干分线杈。现有圆织机的梭子运行机构一般包括梭体、上导轮和下导轮,分线轮设在梭床上,下导轮下方设有两个支承导向轮,两个支承导向轮通过下导轮托住梭体,并可以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使梭体作旋转运动,分线轮的分线杈与导针盘接触,分线轮在与梭体同步旋转的同时也作自转运动。
目前,这种传统的梭子运行机构由于支承导向轮与下导轮是圆弧面接触,使得梭体的运行不平稳,同时增加了产生机械故障的概率。如果将下导轮下方的支承导向轮改为轨道机构,则会使分线轮的分线杈与导针盘产生干涉,从而影响梭子运行机构以及整体圆织机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织机的碟形分线轮,该分线轮工作时,其分线杈不会与导针盘下方导轨产生干涉。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圆织机的碟形分线轮,包括轮体和分线杈,所述轮体设为圆环形,轮体的中心设有中心孔,轮体的外圆周设有若干分线杈,所述分线杈折弯后与轮体之间形成夹角,所述夹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轮体外圆周的所有分线杈与轮体之间的夹角相等,所述夹角为135度至175度。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线杈的端部设有圆锥形定位齿,分线杈与轮体之间设有加强筋。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线杈的顶端设有凹槽。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轮体外圆周的所有分线杈形成锥形面,使得所述分线轮整体呈碟形形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将分线杈折弯后与轮体之间形成夹角,从而形成碟形分线轮,该分线轮用于梭子运行采用轨道机构的圆织机,分线轮的分线杈不会与导针盘下方导轨产生干涉,从而使圆织机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并且运行更加平稳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分线杈,2、定位齿,3、轮体,4、加强筋,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圆织机的碟形分线轮,包括轮体3和分线杈1,轮体3设为圆环形,轮体3的中心设有中心孔,轮体3的外圆周设有若干分线杈1,分线杈1折弯后与轮体3之间形成夹角,所述夹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轮体3外圆周的所有分线杈1与轮体3之间的夹角相等,所述夹角的优选值为135度至175度,轮体3外圆周的所有分线杈1形成锥形面,使得分线轮整体呈碟形形状。本实施例分线杈1的端部设有圆锥形定位齿2,分线杈1与轮体3之间设有加强筋4,分线杈1的顶端设有凹槽5。本发明分线轮用于梭子运行采用轨道机构的圆织机,分线轮的分线杈不会与导针盘下方导轨产生干涉,从而使圆织机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并且运行更加平稳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根山;,未经朱根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94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织机的卷布张力调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绒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