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波形垫圈的供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9496.6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7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陆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凯邦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0 | 分类号: | H02K1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形 垫圈 供料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装配领域,特别涉及波形垫圈的供料机构。
背景技术
波形垫圈是电机的零部件之一,由于轴承存在着径向游隙,电机运行时转子会受到一个轴向的电磁力,极易造成轴向震动和噪声,为了克服该问题,在电机中安装波形垫圈,给轴承施加预压力。通常电机用的是三波峰形垫圈,该垫圈的截面是由三个波峰和三个波谷间隔布置而成。传统安装波形垫圈的方式都是人工手拿放入电机上端盖内,但是由于波形垫圈的厚度仅为0.2mm左右,其内外圆壁厚仅为3.2mm左右,而且波形垫圈之间涂有防锈油,非常容易出现多个波形垫片粘在一起的现象,所以手工拿取的难度非常大,极易多放,这样就会造成产品质量问题,导致成品率低,不合格产品返修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工作效率非常低。为了这一解决这一问题,急切需要自动放波形垫圈的放料装置,可是由于波形垫圈的形状结构比较特殊,储存起来非常困难,这成为实现自动放料的一大障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供料稳定的波形垫圈的供料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波形垫圈的供料机构,包括用于向上提升波形垫圈的托撑单元和用于同轴叠加储存波形垫圈的储料单元,所述的储料单元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波形垫圈的空腔,空腔的中心处设置有定位轴,定位轴的外径尺寸与波形垫圈的内孔尺寸吻合。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多个波形垫圈同轴叠加套设在定位轴上,空腔内壁对波形垫圈的外周壁进行限位,托撑单元将波形垫圈逐步向上提升,实现连续供料,该结构较为简单,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托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连接板和抬升爪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一种波形垫圈的供料机构,包括用于向上抬升波形垫圈20的托撑单元30和用于同轴叠加储存波形垫圈20的储料单元10,所述的储料单元10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波形垫圈20的储存区11,储存区11的中心处设置有定位轴13,定位轴13的外径尺寸与波形垫圈20的内孔尺寸吻合。波形垫圈20置于储存区11内,且其轴线沿竖直方向布置,定位轴13穿过波形垫圈20的中孔,其中波形垫圈20沿着定位轴13滑落至储存区11内,该定位轴13不仅可以确定波形垫圈20轴线位置还以起到导向作用,方便波形垫圈20装配到储存区11内,同时也可以保证波形垫圈20在储存区11内的姿态。储存区11的内壁对波形垫圈的外周壁进行限位,定位轴13和储存区11的双重限位,更加可靠的限定了波形垫圈20在储存区11内的姿态,以便于后续自动放料机构完成自动取料动作,托撑单元30将波形垫圈20逐步向上提升,确保位于最上端的波形垫圈20始终靠近储存区11的上端开口,便于自动放料机构吸取波形垫圈20,实现连续供料,该结构较为简单,工作效率高。
所述的储料单元10还包括至少两根平行设立在定位轴13旁侧的定位杆12,位于托撑单元30上方的定位轴13和定位杆12之间的区域构成同轴叠放波形垫圈20的储存区11,波形垫圈20被夹持在定位杆12之间,有效防止波形垫圈20转动,实现去波形垫圈20外周壁的可靠限位。
如图1,所述的储存区11的上端旁侧设置有光纤传感器50,若光纤传感器50采集波形垫圈20空缺信号并输送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驱动机构动作,驱动机构驱动托撑单元30向上抬升波形垫圈20。波形垫圈20空缺信号是指光纤传感器50采集不到波形垫圈20信号,光纤传感器50采集不到波形垫圈20的信号说明位于最上端的波形垫圈距离储存区11上端开口太远,为了确保自动放料机构可以及时准确的吸附到波形垫圈20,托撑单元30向上提升波形垫圈20,从而确保连续不断的自动供料。
所述的托撑单元30包括套设在定位轴13上的托块31和提升电缸32,托块31置于储存区11的底部且与定位轴13构成滑动配合。托块31相当于是波形垫圈20的底座,波形垫圈20均位于托块31的上方,提升电缸32驱动托块31沿着定位轴13向上活动,实现自动提升波形垫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凯邦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凯邦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94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清洁水蜡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继电保护监测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