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竖井掘进机多功能吊盘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9633.6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0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强;刘杰;谭昊;高素英;孙建荣;姜浩亮;李恩涛;王子雷;程守业;丁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7/00 | 分类号: | E21D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 竖井 掘进机 多功能 吊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钻井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适用竖井掘进机多功能吊盘。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随着煤炭生产的重心向西部转移,大型矿井建设是“十二五”面临的重要课题。西部煤矿单采区生产规模大,年产达千万吨,机械化快速建设大直径采区风井,解决采掘失调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对煤矿建井技术与装备提出了更高、更苛刻的要求,迫切需要根据西部地区煤矿的地质与生产条件,开发配套大规模矿井建设技术与装备,需要研究以钻井法凿井技术为主的软岩钻进技术,以及竖井掘进机井筒机械化建井技术,满足大直径矿井快速建设与生产的需要,因没有合适的吊盘等设备,使得竖井掘进机井筒机械化建井技术中砌壁支护技术成为了一个难题。为此,发明的适用竖井掘进机多功能吊盘可解决竖井掘进机井筒机械化建井技术上的一种砌壁支护技术难题,其可满足机械化、智能化快速建井的需要,而且在工艺理论上,也满足了掘进支护平行作业等高效作业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竖井掘进机多功能吊盘,有效地解决目前竖井掘进机井筒机械化建井技术中砌壁支护技术的难题,为实现西部地区机械化快速建井提供技术支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适用竖井掘进机多功能吊盘,包括保护盘、中层盘和下层盘,保护盘位于中层盘的上方,下层盘位于中层盘的下方,保护盘与中层盘之间以及下层盘与中层盘之间均通过立柱刚性连接;保护盘与吊盘绳连接,通过吊盘绳带动保护盘、中层盘和下层盘一起上下运动;在保护盘、中层盘和下层盘上的上下对应位置开设有可通过竖井掘进机的钻杆的钻杆孔,并且在中层盘和下层盘上的上下对应位置开设有供吊桶运行的喇叭口。保护盘、中层盘和下层盘的盘面均采用型钢及钢板,立柱采用钢管进行刚性连接。
上述适用竖井掘进机多功能吊盘,在中层盘上分别安装有液压支撑油缸和液压操作台,在下层盘上也安装有液压支撑油缸,通过液压支撑油缸使吊盘支撑在未支护的井帮上,竖井掘进机与液压支撑油缸驱动连接,液压支撑油缸用于稳固吊盘,防止吊盘上下移动和旋转。
上述适用竖井掘进机多功能吊盘,下层盘上固定安装有锚杆钻机,竖井掘进机与锚杆钻机驱动连接。竖井掘进机驱动锚杆钻机工作,以便在井壁上钻进不同角度、直径、深度的锚杆孔。利用下层盘进行锚杆安装,充填和锁紧固定。
上述适用竖井掘进机多功能吊盘,竖井掘进机位于下层盘的下方,在下层盘上设通往竖井掘进机的操作平台的安全通道,在安全通道上设有带保护的连接梯子。
上述适用竖井掘进机多功能吊盘,下层盘到中层盘以及中层盘到保护盘设有连接扶梯,保护盘和中层盘上均设有出口。
上述适用竖井掘进机多功能吊盘,保护盘、中层盘和下层盘上均设有信号系统,通过信号系统能够联系井口、绞车房及掘进机操作控制人员。
上述适用竖井掘进机多功能吊盘,中层盘安装喷浆机和混凝土材料分料及暂存装置(如螺旋输料器),在中层盘进行挂网和喷射混凝土作业;。
上述适用竖井掘进机多功能吊盘,其特征在于:上层盘设立安全防护防冲击缓冲层,如橡胶垫或胶皮垫等,防止上层掉落下来的东西继续下落并且起到缓冲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保护盘、中层盘和下层盘上的上下对应位置开孔,可通过竖井掘进机的钻杆,不影响掘进机工作。
2、利用竖井掘进机的液压系统为吊盘上支护设备提供动力,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3、相对于使用木头楔的人工操作方式,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机械化程度高、节约人工成本、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适用竖井掘进机多功能吊盘结构图。
其中,1为吊盘绳;2为保护盘;3为喇叭口;4为立柱;5为液压支撑油缸;6为护栏;7为中层盘;8为喷浆机;9为锚杆钻机;10为操作台;11为下层盘;12梯子;13为钻杆;14为操作平台;15为竖井掘进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96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