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网页上实现实时交互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90327.4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4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崔凯;操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12/5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成金玉;杨学明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页 实现 实时 交互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网页上实现实时交互的系统及方法,属于通信及计算机领域的即时通讯技术,包括:客户端检测与适配模块、负载均衡模块、服务状况监控模块、socket注册与定位模块、消息处理服务模块和业务逻辑服务模块。利用本发明,可以让用户在网页上实现实时互动,譬如:实时聊天、评论、通知等等,较好地增强了用户间的实时互动,极大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网页上实现实时交互的系统及方法,属于通信及计算机领域的即时通讯技术。
背景技术
计算机网络通信作为一种先进的通信方式,一直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而建立在计算机网络通信基础上的互联网网站服务,凭借其建设成本低、用户访问方便等特点,现已成为提供信息、交流信息、使用信息的平台。
社会性网络服务,即SNS网站,作为一种互联网网站服务形式,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互联网应用服务,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SNS以人为本,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正在为几十亿互联网用户构建一个真实的网上社会。
互联网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几乎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而今,传统互联网正从“人与机器”的交互时代迈向以SNS为代表的“人与人”的交互时代。SNS应用的爆发代表着互联网的未来,像Facebook、Twitter,开心网、腾讯、新浪、搜狐、阿里巴巴等各大电信运营商们,都深刻地意识到这场新的互联网革命的重要性。
作为SNS应用的开发者,每时每刻都在思考:如何才能开发出一个像Facebook那样成功的SNS网站,究竟应该如何开发这些应用才能吸引用户?才能让用户留下来?分析SNS网站的特点,不难发现让用户之间实时互动起来能够极大地吸引用户进来且使得用户活跃起来。利用本发明,可以让用户在网页上实现实时互动,譬如:实时聊天、评论、通知等等,较好地增强了互动,极大提升地用户体验。
基于常规Web2.0技术,使用短连接的ajax请求/响应模式,可以采用两种方式来准实时地获取相关的信息:(1)用户主动发起操作请求,服务器返回数据后,采用异步加载的方式在网页上显示出来;(2)采用浏览器间隔时间来发起个轮询请求,服务器返回数据后,采用异步加载的方式在网页上显示出来;上述两种实现方式分别采用户1、用户2来说明,如1图所示。
从1图中,可以看到,基于常规Web2.0技术,无论是现有方案一还是方案二,不难发现,都有两个明显的缺点:一是实时性不高,二是只能实现“用户”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反馈,无法让不同的用户之间在线实时交换数据、进行互动,制约了产品形态的进一步升级,也影响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解决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网页上实现实时交互的系统及方法,利用本发明,可以让用户在网页上实现实时互动,譬如:实时聊天、评论、通知等等,较好地增强了用户间的实时互动,极大提升地用户体验。
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在网页上实现实时交互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客户端检测与适配模块、负载均衡模块、服务状况监控模块、socket注册与定位模块、消息处理服务模块和业务逻辑服务模块;其中:
客户端检测与适配模块:非常重要的模块,负责进行用户浏览器版本、特性、ip地址、对脚本支持程度等检测、获取用户输入、与消息处理服务模块建立XHR-long poll或者websocket连接,以及接收服务端推送数据等功能。该模块的输入为用户的键盘、鼠标操作结果,并将输入数据进行JSON格式编码,输出到消息处理服务模块;该模块在与消息处理服务模块建立XHR-long poll或者websocket连接之前,会与负载均衡模块进行一次远程调用,来获取较为空闲的消息处理模块服务器地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03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电转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玻璃封装二极管油墨标记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