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壁定湿长滑道式尖舭滑行艇艇型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90567.4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2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周玉龙;杜浩楠;张新生;周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1/40 | 分类号: | B63B1/40;B63B3/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壁定湿长 滑道 式尖舭 滑行 艇艇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体尖舭滑行艇艇型,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长度傅汝德数大于1.0的能在较高海况下正常航行的的军用、民用双体滑行艇艇型,属于船舶船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尖舭滑行艇是在水面上高速滑行运动的一种小艇,在军、民用领域均有广泛运用,如鱼雷快艇、导弹快艇、高速交通艇、高速豪华游艇、高速赛艇等等。尖舭滑行艇在低速滑行航行时有较大的兴波阻力和较小的飞沫阻力,这两种阻力的和占总阻力的70%以上,随着滑行航速的增加兴波阻力比重减小而飞沫阻力比重增加,这两种阻力的和占总阻力的比重继续增加,甚至超过总阻力的90%以上,而兴波和飞沫是尖舭滑行艇滑行航行的固有物理现象,是难以避免的。目前的槽道滑行艇,槽道内是充满水的,当高速滑行时,槽顶处于全通气状态,槽顶滑行面与水之间形成空气润滑层,从而较大幅度地减少了磨擦阻力,使艇体处于两点支撑的稳定滑行状态,并且高速滑行时空气润滑层还具有明显的缓冲、减振、减少砰击的作用,然而其大部分的兴波和飞沫均从艇体外侧流走,所以槽道回收兴波和飞沫的能量作用相对较小。目前的双体滑行艇,对于阻力几乎没有改善,只是使艇体处于两点支撑的较稳定滑行状态,对于双体滑行艇来说,虽有近半数的兴波和飞沫从双体间的水道中流过,但由于连接桥底距水面距离较大,所以起不到回收兴波能量和飞沫能量的作用。艇型是决定艇体性能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设计发明一种在航行时具有较小的兴波和飞沫阻力的尖舭滑行艇,或者说设计的尖舭滑行艇在航行时可以回收部分兴波和飞沫的能量从而达到减小阻力、提高航速、节约能源就显得十分必要。
传统的双体尖舭滑行艇在低速排水状态航行时,由于滑行艇长宽比较小,又具有尖舭,故相比于双体排水型船有较大的兴波阻力,同时由于传统双体尖舭滑行艇在起飞时其浸湿长度将明显减小,此时有一个明显的兴波阻力峰,兴波阻力较大;传统的双体尖舭滑行艇在高速滑行状态航行时,由于浸水长度大幅度减小,使得尖舭滑行艇的纵向运动稳定性能大大降低,耐波性变差,甚至在稍高的海况下就不能正常航行,从而限制了传统双体尖舭滑行艇的使用条件范围。与常规排水型船不同的是,滑行艇作为一种动升型船舶,在航行时,其航态会随着航速的变化而变化,主要是艇体浸湿长度及艇体吃水和艇体纵倾角的变化,这为用长度傅汝德数来分析其性能带来了不便。因此,发明设计艇体浸湿长度不变的双体尖舭滑行艇艇型,以改善上述传统双体尖舭滑行艇的各种不足,使得在提高和优化了双体尖舭滑行艇各项航行性能的同时让按长度傅汝德数(Fr)来分析双体尖舭滑行艇的性能也变得更为方便。(长度傅汝德数——Fr=V/√gL,式中:V——艇速(m/s)、g——重力加速度(m/s2)、L——船舶水线长(m))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壁定湿长滑道式尖舭滑行艇艇型,其艇型由左右对称的两个直壁定湿长尖舭侧体、滑道顶和滑道组成。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05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轨道的货厢升降板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的自动续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