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大孔吸附树脂从蛹虫草中提取虫草素及虫草多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92568.2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1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寇克明;彭艳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广发文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C07H19/16;C07H1/08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 43001 | 代理人: | 周咏;林毓俊 |
地址: | 315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吸附 树脂 虫草 提取 多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药用真菌的深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蛹虫草中提取虫草素及虫草多糖的方法。
背景技术
虫草素在野生冬虫夏草中的含量极微,现在研究所用的虫草素一般均是从蛹虫草中提取的。有抗病毒、抗肿瘤作用。虫草素作为一种新型的广谱抗菌素,以其特有的抗菌抗病毒活性,已引起全球科技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它能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和RNA合成;对枯草杆菌和鸟结核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HIV-I型病毒也有杀伤作用;尤其对多种实体恶性肿瘤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因此,将其作为一种用途广泛的新药来开发是必然趋势。
提取虫草素的方法有大孔树脂提取法、超临界法、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提取法等。但超临界法对于设备的投资巨大,阴阳离子交换法需要用HCl和氨水等调节pH值,极易残留,不利于食品安全,同时得率太低;另外,现有的方法大多步骤复杂,成本高,对原材料造成很大的浪费,不能用于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步骤简单,成本低,可实现工业化生产,无有害溶剂残留的从蛹虫草中提取虫草素及虫草多糖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利用大孔吸附树脂从蛹虫草中提取虫草素及虫草多糖的方法,包括将蛹虫草子实体粉碎、用水提取,将提取液浓缩,然后加入乙醇静置析出虫草多糖并得到上清液,将上清液过大孔吸附树脂柱得洗脱液,将洗脱液浓缩干燥得虫草素浸膏。
作为改进,上述粉碎粒度为10-30目。
作为改进,上述用水提取料水比为1:5-20,提取温度50-70℃。
作为改进,上述将提取液浓缩,温度控制在50-70℃,将提取液浓缩为比重1.1-1.5g/cm3的稠膏。
作为改进,上述过大孔吸附树脂柱,洗脱溶剂为20-50%的乙醇水溶液、洗脱流速2-5BV/h。
作为改进,上述将洗脱液浓缩,控制温度为50-70℃,将洗脱液浓缩为稠膏。
作为改进,上述将洗脱液浓缩干燥,得到虫草素含量在15%以上的浸膏。
本发明得到的虫草素干膏可以直接制作成品,除了虫草素含量大幅提高外,其他有效成分如蛋白质、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也得以保留;得到的虫草素干膏如果再进行精制,虽然可得纯度98%以上的虫草素,但得率极低,只有10%左右,对原材料造成浪费。
本发明以蛹虫草子实体为原料,利用大孔树脂吸附虫草素的效果好,减少了虫草素的流失,提高了得率;没有使用HCl、氨水等化学试剂,保证了所提虫草素产品的绿色、健康;能生产出具有生理活性虫草素的虫草素产品,所得产品有害溶剂残留少;该方法具有适合工业化生产的明确的工艺条件,步骤简单,成本低,可实现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1的虫草素洗脱液HPLC检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方法将蛹虫草子实体(虫草素含量在0.2-0.5%)干燥至5%以下的含水量,用10-30目的筛网进行粉碎,其中粉碎粒度以20目最佳。
将粉碎后的原料,以水为提取溶剂,料水比是1:5-20,提取温度50-70℃,每次提取时间是2-10h。
将得到的提取液用浓缩到比重为1.1-1.5g/cm3的稠膏,其中浓缩温度控制在50-70℃,真空度在-0.005至-0.009 Mpa,加2-5倍稠膏体积的乙醇,静置过夜取上清液备用,得醇沉物,干燥即粗虫草多糖。
对上清液进行稀释处理,以备进行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上柱时控制上样溶液虫草素质量浓度为0.6-2.0mg/mL、上样体积2-10BV、上样流速1-3BV/h;解吸溶剂为20-50%乙醇水溶液(优选25%)、洗脱流速2-5BV/h、所用解吸溶剂体积4-10BV。
将洗脱下来的洗脱液在压力为-0.005Mpa至-0.009Mpa、温度为50-70℃的状态下进行浓缩,将其浓缩至稠膏状态,然后将其干燥后得到虫草素含量15%以上的虫草素干膏。下面以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按下述步骤从蛹虫草中提取虫草素及虫草多糖:
(1)粉碎:把人工蛹虫草子实体在50℃烘至水分在5%以下,过10目筛网粉碎;
(2)用水提取:将150kg粉碎的蛹虫草子实体投到3吨的提取罐中,注入纯化水3000kg,料液比1:20,并开启搅拌,温度控制在65-70℃,每次浸泡提取时间为2小时,重复浸泡提取三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广发文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广发文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25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臭氧橡胶管
- 下一篇:一种耐潮湿塑料绝缘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