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乙基-2-甲基咪唑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92839.4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9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曾舟华;曾昆;陈文;王海南;谢玉桥;詹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舟华 |
主分类号: | C07D233/58 | 分类号: | C07D233/58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438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基 甲基 咪唑 制备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中间体合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合成1-乙基-2-甲基咪唑的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以纯乙胺、氨气、纯乙醛和乙二醛水溶液为原料,合成1-乙基-2-甲基咪唑的方法。
二、背景技术
咪唑类化合物是近年来开发较快的一类结构特殊杂环化合物。在高性能复合材料、生物医药、染料、固化剂和金属防腐等诸多领域显示了独特性能。1-乙基-2-甲基咪唑是咪唑类重要的中间体之一,其结构式为:
其传统的合成方法是采用两步法制得,首先将乙二醛与乙醛、氨水缩合制得2-甲基咪唑,再进一步与硫酸二乙酯乙基化反应得到1-乙基-2-甲基咪唑。上述制备过程fd的第一步存在2-甲基咪唑分离过程中,水份蒸发量大的问题。这就使生产过程中能耗大,目前生产2-甲基咪唑水、电、汽的消耗费用约为2000元/吨。而且该方法需要两步才能完成,一般产率比较低,副产物比较多,分离提纯比较困难。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合成1-乙基-2-甲基咪唑的方法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原料易得、设备简单、工艺合理、节约能源的合成1-乙基-2-甲基咪唑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由纯乙胺、氨气、纯乙醛和乙二醛水溶液为原料通过控温控压反应而成,其合成路线如下:
CH3CH2NH2+ NH3(气)+ CH3CHO+ CHOCHO(水溶液)→1-乙基-2-甲基咪唑
其合成步骤为:
1) 在气-液相合成装置的反应釜中加入乙二醛水溶液;
2) 在控温、控压下,先通入纯乙醛,然后同时通入氨气和纯乙胺;
3) 加毕控温回流反应六小时;
4) 反应完毕,蒸去水,冷却、结晶、过滤、干燥得产品。
所述控压采用如图所示的冷液自动循环式液封反应装置(该装置本人已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专利申请号为:CN201020698258.0),其特征在于:在反应釜上,增设压力感应器、电路控制系统、泵、吸收塔和计量枰,当纯乙醛、氨气和纯乙胺通入反应釜的流量过大,反应釜气压超过设定值时,泵2开始工作,在吸收塔内,乙醛、氨和乙胺蒸汽与喷淋的反应液滴接触,吸收速度加快,气压迅速下降。当气压降到设定值以下时,泵自动停止工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用气-液相法,将现有工艺的两步法改为一步法,并将氨水或铵盐水溶液改为氨气和纯乙胺,乙醛水溶液改为纯乙醛,生产过程中水份蒸发量较现有工艺减少一半以上,生产1-乙基-2-甲基咪唑水、电、汽的消耗费用较现有工艺减少600元/吨以上。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化学反应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溶液进料口,2为泵,3为电路控制装置,4为液封池,5为加热蒸汽阀,6为反应釜,7为搅拌浆,8为出料阀,9为冷凝水阀,10为密封套管,11为回弯管,12为气体管道,13为吸收柱,14为冷却管,15为喷头,16为计量枰,17为钢瓶,18为减压阀,19为纯液体进料口。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在气-液相合成装置的反应釜中注入21.8%的乙二醛133.0千克(0.5kmol)水溶液,在50℃、搅拌和控制微负压下,先缓慢通入22.0千克(0.5kmol)的纯乙醛,然后同时通入12.75千克(0.75kmol)氨气和31.8克(0.75kmol)纯乙胺;加料完毕,继续控温50℃,反应6小时;反应完毕,蒸去水,冷却、结晶、过滤、干燥得产品。
实施例2
在气-液相合成装置的反应釜中注入41.84%的乙二醛69.3千克(0.5kmol)和38.0%的乙醛58.0千克(0.5kmol)的混合液,在50℃、搅拌和控制微负压下,缓慢同时通入12.75千克(0.75kmol)氨气和31.8克(0.75kmol)纯乙胺;加料完毕,继续控温50℃,反应6小时;反应完毕,蒸去水,冷却、结晶、过滤、干燥得产品。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舟华;,未经曾舟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28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