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缓冲垫的阴井盖组件及其缓冲垫的配方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94152.4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3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竹春春;袁小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竹春春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C08G1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冲 井盖 组件 及其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道路阴井盖的配件及其配方,尤其是一种带缓冲垫的阴井盖组件及其缓冲垫的配方。
背景技术
在高速发展的现状下,为了满足人群出行的需求,道路的新建是必不可少的,而随之带来的是地下水管道,在次过程中,需在道路上修建管道的连接区域,在道路上修建圆形检修孔,该道路上的圆形检修孔存在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该隐患,普遍采用阴井盖解决该问题,使城市道路上的阴井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而当阴井盖与圆形检修孔配合不紧密有松动的情况存在时,过往的车辆会使阴井盖震动产生噪音,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且这种情况发生次数频繁时,阴井盖极易损坏,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带缓冲垫的阴井盖组件,包括阴井盖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外形呈环状的缓冲垫,该环状缓冲垫可拆卸安装于阴井盖本体的内表面。
优选为,所述的缓冲垫包括缓冲部及与缓冲部连接的过渡部,缓冲部的厚度大于过渡部的厚度。
优选为,所述的缓冲部的厚度与过渡部的厚度的比值为1.5-2。
优选为,所述的过渡部的周长为缓冲部的周长的两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阴井盖本体的背面设置有环形缓冲垫,有效的将阴井盖与地面的配合处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了过往车辆对阴井盖产生噪音的情况存在,减少了阴井盖震动的情况发生,使阴井盖不易损坏。
另一方面一种缓冲垫的配方,包括聚酯、异氰酸脂及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脂。
本发明优选为,上述聚酯与异氰酸脂的比例介于100:9与100:7之间。
本发明优选为,上述聚酯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脂的比例介于100:30与100:10之间。
本发明优选为,所述的异氰酸脂为异氰酸脂mm103C。
该异氰酸脂mm103C是一种液态的碳化二亚胺改性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其生产出的半成品具有大量微孔,制成的弹性体大大提高了整体的缓冲效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脂取代了二甲苯二异氰酸脂组分,大大减少了毒性,提高了环保性能,通过上述配方得到的铁轨缓冲垫,具有较高的耐水解性能,保证了该铁轨缓冲垫的拉伸强度、拉断伸张率、硬度、撕裂强度及撕裂伸长率等物理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带缓冲垫的阴井盖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缓冲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缓冲垫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带缓冲垫的阴井盖组件,包括阴井盖本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外形呈环状的缓冲垫1,该环状缓冲垫1可拆卸安装于阴井盖本体2的内表面,所述的缓冲垫1包括缓冲部11及与缓冲部11连接的过渡部12,缓冲部11的厚度大于过渡部12的厚度,所述的缓冲部11的厚度与过渡部12的厚度的比值为1.5-2,所述的过渡部12的周长为缓冲部11的周长的两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阴井盖本体的背面设置有环形缓冲垫,有效的将阴井盖与地面的配合处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了过往车辆对阴井盖产生噪音的情况存在,减少了阴井盖震动的情况发生,使阴井盖不易损坏,且缓冲部的厚度大于过渡部的厚度设置,缓冲部在受压时,过渡部处于不受压的情况,报了过渡部的使用寿命,且缓冲部厚度较厚,缓冲性能较好,使整体缓冲垫的结构布局更加合理。
本发明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缓冲垫的配方,包括聚酯、异氰酸脂及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脂。
本发明优选为,上述聚酯与异氰酸脂的比例介于100:9与100:7之间。
本发明优选为,上述聚酯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脂的比例介于100:30与100:10之间。
本发明优选为,所述的异氰酸脂为异氰酸脂mm103C。
该异氰酸脂mm103C是一种液态的碳化二亚胺改性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其生产出的半成品具有大量微孔,制成的弹性体大大提高了整体的缓冲效果。
将上述配方制的产品进行测试,测试项目如下表所示:
通过上表可知,本配方制的的产品耐水性能具体,各项指标泡水前后的变化量较稳定,大大优于普通的聚酯配方制的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竹春春,未经竹春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41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