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磨损部件更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94753.5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1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奥古斯特·范德比克;埃里希·科尔;马丁·哈斯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卓林德曼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4 | 分类号: | B23P19/04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聂慧荃;黄艳 |
地址: | 德国杜***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磨损 部件 更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磨损部件更换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粉碎机(粉碎机、碎纸机)例如为用于粉碎残余品的装置,例如用于粉碎汽车的锤式粉碎机,其通常由机架组成,在该机架中设置一个或多个粉碎组件。
锤式粉碎机中的典型的粉碎组件是转子,锤可枢转地安装在转子。锤构成粉碎组件的主动部件,同时机架的侧壁(内壁)的磨损板构成粉碎组件的对应的被动部件。具有不同设计的磨损板被设置在粉碎机内的多个部段处,这些磨损板具有不同的(应力)暴露度。
专利文献EP969932B1和EP1047499B1示出这种粉碎机的不同设计,同时专利文献DE19538144B4公开了对应的磨损部件的示例。
根据定义,磨损部件有时经受很大的磨损,因此不得不相对频繁地更换。这在特定类型的设备中尤其困难,因为磨损部件设置在粉碎机内部且难以到达。
在粉碎整车的锤式粉碎机中,尤其当磨损部件位于其安装平面以下的几乎水平的位置时,即便打开粉碎(碾碎)空间,仍经常难以到达磨损部件。
磨损部件以不同的方式(通常利用螺栓)安装到机器机架上。迄今为止,这种磨损部件的拆卸是以下述方式完成的:
在粉碎机的打开或关闭状态下,将待更换的磨损部件的安装螺栓旋松(松开)。于是磨损部件落入粉碎空间。在该过程中,部分机器可能被损坏。之后也难以抓持并移走磨损部件。
安装新的磨损部件同样是困难的。为此,将绳索经由机架壁的孔递送,并经由待安装磨损部件的至少两个钻孔卡阻并固定到这些钻孔。之后,借助起重机装置将磨损部件送入期望的位置并借助机械进行安装。这种方法也相当需要经验,其并非十分精确、耗费时间且不方便。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目的是提供优化工业粉碎机的磨损部件的更换的可能性。为此,下列方面特别重要:更换应尽可能地容易、安全、快速并且精确,没有损坏机器的危险。
发明内容
为此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磨损部件更换装置,其形成自立的(autarkic,自给自足的)元件并且大体只包括两个元件,即:
框架,
安装到框架的垫板(template)。
该垫板的功能是以形状配合和/或力配合的方式接纳磨损部件(在拆卸时),或是以形状配合和/或力配合的方式提供磨损部件(在安装时)。
框架的功能是将垫板送入期望的安装/拆卸位置并定位在此处,使得在垫板与粉碎机的对应的部段之间直接进行磨损板的更换/替换。
为此目的,本发明在其概括性实施例中提出具有以下特征的磨损部件更换装置:
框架,
垫板,安装到该框架,
该垫板在其自由表面上以如下方式设计:其能够以力配合的方式接纳必须要更换的多个磨损部件,并且被布置为与机器(粉碎机)的磨损部件的功能性布置对应,这些磨损部件将在该机器上被更换。
换言之:在拆卸(解体期间),垫板形成一种用于松开(非固定)的磨损部件的“捕获装置”,使得它们不会像当前技术状态下那样以自由落体和不受控的方式落入粉碎机上。垫板分别被直接送到已安装的磨损部件附近,使得磨损部件在被松开之后最多落下小的距离,例如只有几厘米或毫米,落到或分别落入垫板并由其安全地保持。
垫板的自由表面被相应地借助几何学来设计。根据一个实施例,垫板的自由表面的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凹部(空腔),用以力配合及/或形状配合地接纳至少一个磨损部件。
优选地,垫板的自由表面以如下方式设计:使得垫板的自由表面的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凹部,用以力配合或形状配合地接纳多个磨损部件。
上述凹部被设计为类似于或对应地互补于磨损部件的表面几何形状。
例如,对于具有凸形的自由表面的磨损部件,凹部相应地呈互补方式的凹形。
为了以力配合或相应地形状配合接纳磨损部件,垫板的自由表面能够交替地或渐增地具有至少一个条杆,该条杆在安装/拆卸位置沿朝向机器的机架的方向伸出(突出)自由表面。
在拆卸或安装之后,这个条杆或多个这些条杆起到保持(力配合或形状配合)对应的磨损部件的作用。
上述条杆能够以可在其上放置多个磨损部件的方式被设计。该条杆能够以连续、不连续、梳状或以类似的方式被设计。
通常,在上文描述的类型的粉碎机内部,存在着具有不同磨损部件的较大区域的部段,因此多个磨损部件具有不同尺寸和/或不同形状。这些磨损部件通常被设置成直接彼此靠近,或相应地处于彼此之上及彼此之下,使得作为整体形成较大一些的磨损部件部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卓林德曼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美卓林德曼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47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