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最大炮检距确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94960.0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5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胡善政;李亚林;王勤耕;何光明;陈爱萍;敬龙江;陈燕雄;童涛;黎书琴;袁光银;杨智超;王晓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王兆赓;谭昌驰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炮 确定 方法 | ||
1.一种最大炮检距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从地质模型中选取目标反射层;
(b)在地质模型的整个表面上均匀地布置多个勘探炮和多个检波器;
(c)使所有勘探炮分别产生地震波,并且当多个勘探炮中的一个勘探炮产生地震波时,多个检波器分别接收该地震波被目标反射层反射回来的反射波,从而获得该地震波在各个检波器中的炮检对能量值;
(d)在所有勘探炮分别产生地震波之后,基于多个检波器中的各个检波器所获得的炮检对能量值,绘制炮检对能量值图;
(e)基于炮检对能量值图,确定针对当前目标反射层的最大炮检距,
其中,炮检对能量值是指,当产生一次地震波时一个检波器所接收到的反射波的能量的总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最大炮检距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利用有限差分算子,对当前产生的地震波进行正向延拓到目标反射层,然后再从目标反射层反向延拓到检波器,来模拟地震波被目标反射层反射回来的反射波,从而每个检波器计算接收到的反射波的能量的总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最大炮检距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当产生地震波时,地震波在频率域中的传播过程以下面的公式(1)来表示,并且从公式(1)中计算出地震波的波长值U(rs,r,ω),
(k2+Δ)U(rs,r,ω)=-f(ω)δ(r-rs) 公式(1)
其中,k=ω/c0(r)为波数,ω表示地震波的频率,c0(r)为位于目标反射层的点r=(x,y,z)处的背景场速度值,Δ为拉普拉斯算子,f(ω)为勘探炮函数,δ(r-rs)是单位脉冲函数,rs表示勘探炮的三维坐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最大炮检距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利用有限差分算子,对当前产生的地震波进行正向延拓到目标反射层,然后再从目标反射层反向延拓到检波器,
其中,检波器接收到的反向延拓的反射波的波场通过公式(2)来表示,
P(rs,rg,ω)=
2k2∫V(r)G(r,rs;ω)m(r)G(r,rg;ω)d3r 公式(2)
其中,G(r,rs;ω)和G(r,rg;ω)分别是频率域中勘探炮和检波器位置的格林函数,rg表示检波器的三维坐标,m(r)是位于目标反射层的点r=(x,y,z)处速度模型扰动,V(r)为目标反射层的所有点的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最大炮检距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检波器中的一个检波器针对当前产生地震波的勘探炮的炮检对能量值通过公式(3)来表示,
Psr(rs,rg,ω)=|P(rs,rg,ω)| 公式(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496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槽形隔舱下墩角焊缝焊接工艺
- 下一篇:一种连续切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