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罐车及其二节筒罐体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95191.6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8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坚;赵俊起;丁正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中集专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12 | 分类号: | B65D88/12;B65D90/02;B65D90/10;B60P3/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王苗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罐车 其二 节筒罐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态罐式运输车,尤其涉及一种液罐车及其二节筒罐体结构。
背景技术
现行的液罐车罐体结构主要有图1所示的一节直筒罐体结构100a及图2所示的三节变截筒罐体结构100b,一节直筒罐体结构100a卸料残留少,但是存在重心高,卸料速度慢,装载容量少的缺点,而且为了保证装载容量和行驶稳定性,经常要加长罐体;三节变截筒罐体结构100b重心低,装载容量高,但是存在制造难度高,卸料残留率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液罐车二节筒罐体结构,既能降低液罐车重心高度又能降低制造难度,且能加快卸料速度,减少液体残留率,提高液罐车行驶稳定性及装载容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罐车二节筒罐体结构,包括前节筒体、后节筒体、前封头和后封头;前节筒体两端开口,且从一端至另一端截面渐缩,截面较大的开口端为大端,截面较小的开口端为小端;后节筒体为两端开口的直筒体,一端开口与所述前节筒体的大端开口连接;前封头固定于所述前节筒体的小端开口处;后封头固定于所述后节筒体的另一端开口处。
其中,所述前节筒体的纵截面为直角梯形状,其中斜边为前节筒体的底部,与斜边相对的直边为前节筒体的顶部,该直边与所述后节筒体的顶部平齐。
其中,所述前节筒体的长度为一设定长度。
其中,所述前节筒体和所述后节筒体的顶部均设置有人孔。
其中,所述后节筒体底部于靠近后封头端设有卸料口。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罐车,包括牵引车、由牵引车牵引的挂车、承载于所述牵引车和挂车上的罐体结构,所述牵引车上设有鞍座,所述罐体结构为如上所述的二节筒罐体结构,所述前节筒体承载于所述鞍座上,所述后节筒体上承载于所述挂车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相比于三节变截筒罐体结构取消了前端直筒体,降低了制造难度,同时也加快了卸料速度,而且降低了液体残留;由于保留了变截面筒体,本发明仍然具有重心低、装载容量大的优点,在同重心高度的前提下,比现有一节直筒罐体结构的装载容量大;此外,由于前节筒体为变截面筒体,保证了牵引车的牵引空间,加上重心低,提高了行驶稳定性,罐体长度不用加长。本发明通过结合一节直筒罐体结构和三节变截筒罐体结构的优点,形成新型的二节筒罐体结构,良好地解决了直筒罐体面临的重心高,装载容积少的问题及三节筒罐体制造难度大,残留率高的问题,大大地提高了罐车行驶的稳定性及装载容量,同时达到了提高危险品罐车安全运输及降低营运成本目的,能够开拓良好的商业模式,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一节直筒罐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三节变截筒罐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液罐车二节筒罐体结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液罐车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a、一节直筒罐体结构;100b、三节变截筒罐体结构;100、二节筒罐体结构;200、牵引车;201、鞍座;300、挂车;1、前节筒体;11、大端;12、小端;13、底部;14、顶部;15、人孔;2、后节筒体;21、人孔;22、卸料口;3、前封头;4、后封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液罐车二节筒罐体结构100,包括前节筒体1、后节筒体2、前封头3和后封头4;前节筒体1和后节筒体2均为两端开口的筒体结构,两者的其中一开口相连接,前封头3和后封头4则分别固定于两筒体的另外开口上,从而构成完整的二节筒罐体。其中,前节筒体1顶部设有人孔15,后节筒体2顶部亦设有人孔21,以方便人工对筒体内状况进行查看。后节筒体2底部于靠近后封头4端设有卸料口22,卸料口22设置于大致为端部的位置,利于卸料完全。
具体地,前节筒体1为两端开口的变截面筒体,从一端至另一端截面渐缩,将截面较大的开口端定义为大端11,截面较小的开口端定义为小端12。后节筒体2为两端开口的直筒体,即其为截面不变的筒体,其一端开口与前节筒体1的大端11开口连接,其另一端开口处固定后封头4。前封头3固定于前节筒体1的小端12开口处。
在本实施例中,前节筒体1的纵截面为直角梯形状,大端11和小端12分别构成直角梯形的两底边,斜边则为前节筒体1的底部13,与斜边相对的直边为前节筒体1的顶部14,该直边与后节筒体2的顶部平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中集专用车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中集专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51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人体感应灯和把手的垃圾桶
- 下一篇:多层储罐的自动进出料及在线清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