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用腿部固定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96409.X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4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董纹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纹吉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A61H15/00;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1534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腿部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医用腿部固定器。
背景技术
日常的腿部骨折经常是由交通事故造成的,也可以是由于运动的时候受伤所造成的,例如打篮球时腿骨折了。但不论腿部骨折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对于急救现场对患者患处的固定,急救人员需要在出事地点把石膏敷在患者的腿上,再进行后期处理。一旦上了石膏的患者送到医院,再进一步治疗之前必须把石膏再次去除,增加了患者痛苦。再者,特别是针对目前已经去除石膏的患者来说,在痊愈期内会因为患处受到意外碰撞或运动而导致愈合出现问题,没有一个极为有效的后期保护来减小患者痛苦。并且,在常规护理的情况下,由于石膏自身的重量,往往会使患者增加额外的负担,造成了患者的行动不变。同时,对于伴随有多发性外伤的患者来说,石膏固定会导致创面的换药困难,不利于外伤愈合。为解决上述问题,CN101040803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用腿部固定器,包括包裹层、连接结构、支撑结构,连接结构分布在包裹层的两端,通过连接结构将包裹层围成符合人体腿部解剖学结构的圆筒状,支撑结构相对垂直分布在圆筒四周。
上述技术方案中,使用的时候方便快捷,护理人员不需要在出事地点把石膏敷在患者的腿上来进行紧急处理,特别是针对已经去除石膏的患者来说,在愈合期内可以对患处进行二次固定,不但减小了患者对石膏的使用时间,且比石膏透气、易于戴取、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但是,由于人的腿部受伤的时候,在行动的时候就会很不方便,经常会出现腿和其它事物意外碰撞的情况发生,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腿部固定器材质比较轻薄,这种碰撞还是会导致腿部再次受伤,且该腿部固定器的透气性并不理想,尤其是夏季天气热,下肢感觉发闷、易出汗,会使患者感到不舒适且不利于骨折部位康复。再者,对已经去除石膏的患者来说,在痊愈期内使用上述腿部固定器的时候,往往需要先在腿上包裹一层药物,但是该腿部固定器没有按摩作用,从而影响了药物的扩散和对人体的吸收,有待进一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医用腿部固定器。
本发明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医用腿部固定器,包括包裹层、连接结构和支撑结构,连接结构分布在包裹层的两端,通过连接结构将包裹层围成符合人体腿部解剖学结构的圆桶状,支撑结构相对垂直分布在圆桶状四周,圆桶状外壁面上设有气囊和多个透气孔,圆桶状内壁面设有按摩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按摩凸起为半球状硅胶片。
进一步地,所述包裹层呈蝶翼形。
进一步地,所述包裹层包括排汗层、夹层和绒布层,排汗层和绒布层做成夹套状,夹层填充在夹套内,所述排汗层位于成形的圆桶状内壁,所述绒布层位于圆桶状外壁。
进一步地,所述夹层选用的材料为海绵。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容纳袋和支撑条,容纳袋上端设有自粘扣盖,支撑条插入容纳袋中。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条带有弧度,弧度与人体腿部解剖学结构相吻合,支撑条的两端呈圆弧状。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条为铝合金条。
进一步地,连接结构交错间隔分布在包裹层蝶翼形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自粘搭扣条和限位环,所述自粘搭扣条包括搭扣端和绒布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外壁面的气囊有助于缓解意外的碰撞,能够更加有效地保护受伤的部位;透气孔的设置有助于排汗和透气,能使患者感觉舒适;按摩凸起能够起到按摩腿部的作用,且当腿部包裹有药物的时候,按摩凸起还能促进人体对药物的吸收,加快受伤部位的恢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圆桶状内壁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绒布层,2—容纳袋,3—限位环,4—搭扣端,5—绒布端,6—自粘扣盖,7—气囊,8—透气孔,9—按摩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比较直观、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纹吉,未经董纹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64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