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黍子的海底增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97671.6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8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梦侠;徐智广;丁刚;吴海一;刘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33/00 | 分类号: | A01G33/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曾庆国 |
地址: | 26600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黍子 海底 增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藻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黍子的海底增殖方法。
背景技术
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属马尾藻科(Sargassaceae)、马尾藻属(Sargassum),为多年生大型褐藻,可沉水生活和浮水生活,广泛分布于中国北方的黄海和渤海沿岸。藻体长度一般在1m以上,大的藻体可达2m左右。藻体具有大量的气囊,从海底向海面飘浮生长。往往在风浪较小的内湾和浅海区的海底岩礁上形成较大的藻场,同目前广泛应用的鼠尾藻一样,是中国北方沿海重要的海藻资源之一。海黍子的幼苗可以食用,成藻可作为褐藻胶的原料。
近年来,随着海参增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海黍子作为替代饲料在稚参培育和成参养殖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需求量逐年增大,带来的不良结果是海黍子资源量的减少。目前国内外已经开展了海黍子的生物学和生活史方面的研究,并且进行了室内人工育苗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果。如何将海黍子种苗有效的引入海底进行增殖,有效恢复海黍子资源,势必要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黍子的海底增殖方法,通过本发明建立的海黍子的催熟方法,将海黍子固定在附着基上,放入海区,实现海黍子幼苗在海底的人工增殖,从而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有如下的步骤:
1)黍子枝条游离式培育,选择海黍子的分生枝条,然后进行培育;
2)对培育的分生枝条通过调节温度、光照和营养盐进行促熟:
本发明的海黍子种菜枝条促熟方法,是通过调节温度、光照和营养盐来完成的:
a)调节光照强度:在海黍子枝条培育初期,调节光周期为14L:10D,调节光照强度为8000-12000Lx;在海黍子枝条培育后期,调节光周期为12L:12D,调节光照强度为5000-8000Lx;
b)调节海水温度:在海黍子枝条培育初期,调节海水温度为15-17℃;在海黍子枝条培育后期,调节海水温度为20-22℃;
c)增加营养盐:培育期间增加N、P营养盐,使其浓度分别达到N离子浓度为0.6mg/L、P离子浓度为:0.06mg/L;增加KCl,使K离子浓度为0.08mg/L;增加FeCl3,使Fe离子浓度为0.04mg/L。
其中所述的N、P营养盐分别为NaNO3、NaH2PO4。
3)在促熟的海黍子的培养容器中加入附着基进行附苗;
本发明的附着基,是指海黍子受精卵采集后常用的附着基质,其一种组成如下:
附着基由3层构成,表层及底层为塑钢框架固定的HDPE网,夹层为维尼纶布条连接而成的苗帘;
其中HDPE网眼规格4cm×4cm,四周分别固定于塑钢框架上;塑钢框架规格为50cm×50cm;
维尼纶布条宽2cm,长50cm,25条并排缝合在一起,形成苗帘,苗帘四周固定于表层与底层的塑钢框架中间。
4)将附苗后的附着基放入海底进行人工养殖。
本发明从海黍子藻体的处理入手,着眼于种菜的同步成熟,利用人工手段将海黍子藻体的枝条进行摘离并进行游离式培育,培育期间控制培育条件如光照强度、水温、营养盐水平等,降低培育期间环境影响程度,从而获得成熟度统一的生殖托,获得大量优质的受精卵。将附苗后的附着基放入海底养殖,可以有效的提高海黍子的产量,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有如下的步骤:
1)黍子枝条游离式培育,选择海黍子的分生枝条,然后进行培育;
在山东荣成,3月份从自然界取海黍子进行筛选,从生长旺盛、色泽亮褐色的海黍子群体中,选择多数分生枝条超过5cm的海黍子作为主要材料;将5cm以上的海黍子分生枝条作为培育对象,并从主枝上摘离,摘离时保证其叶片、气囊不受损伤;将海黍子枝条于沙滤过的洁净海水中清洗3-5次后,放置于陆基培育池内进行培育;每天换水,保证池水新鲜、藻体干净,保持陆基培育池内水深30cm,以完成海黍子枝条的游离式培育。
2)对培育的分生枝条通过调节温度、光照和营养盐进行促熟:
通过调节温度、光照和营养盐来完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未经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76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