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雾水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98099.5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0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翟鹏辉;高彦波;王婉清;谭德远;樊蓓莉;郭宏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文祎 |
地址: | 10001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雾水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雾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雾,是近地层空气中悬浮着大量微细水滴的可见集合体。雾滴的平均直径多在10μm以下,密度约为107~108/m3。清洁的雾水对人体健康和对整个陆地生态系统是十分有利的。
但是,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大气污染物与雾滴之间相互作用,许多城市雾水已被污染。雾水中的化学成分,如重金属盐、高浓度的离子、严重酸化的雾水、雾中吸附的尘埃以及病菌等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006年,12月24日~12月27日,南京市出现连续4天的强浓雾天气,由于浓雾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导致这四天南京市各大医院受浓雾影响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多;在滨海地区,由于海雾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盐,当海雾凝结成雾水不断地附着在园林绿化植物叶片上后,对植物会产生盐害作用,严重影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因此,需要了解雾水的化学特征,才能对怎样防雾和怎样治雾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是,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关于雾水的采集装置却普遍存在雾水收集率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高效、低能耗的雾水收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雾水收集装置,所述雾水收集装置包括顶部具有广口结构的防风缓冲罩1以及与防风缓冲罩1下部相连的柱状外罩2,所述柱状外罩2的内部设有雾水收集皿3,所述雾水收集皿3包括上下相连的柱状本体31和圆锥型漏斗结构32,所述柱状本体31和圆锥型漏斗结构32的内壁至少部分表面附有微纳米级的超疏水结构层4,所述柱状本体31的内部还设有纵横交错的片状组件33,所述片状组件33的两侧也至少部分表面附有微纳米级的超疏水结构层4。
优选地,所述雾水收集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圆锥型漏斗结构32相连并相互连通的集水管5。
优选地,所述雾水收集装置还包括位于柱状外罩2内部并收集集水管5内雾水的集水瓶6。
优选地,所述集水管5的内壁至少部分表面附有微纳米级的超疏水结构层4。
优选地,所述柱状本体31和圆锥型漏斗结构32的外壁均由厚度为1~3mm的不锈钢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片状组件33的外壁由厚度为1~3mm的不锈钢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柱状外罩2的底部设有支架7。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优点是:
首先,本发明雾水收集皿的内部具有较大的雾水附着面积。其次,雾水收集皿内部与雾气的接触面至少部分由仿荷叶表面的微纳米级的超疏水结构层组成,由此便大大的提高了雾水收集效率和雾水损失率。因此,本发明的雾水收集装置具有较高的雾水收集率,并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雾水中原有物质的特质,为今后开展有关雾水的科研活动提供一种高效、低损耗的雾水采集装置。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雾水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雾水收集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雾水收集皿内壁的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片状组件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4,其中示出本发明一种雾水收集装置的优选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雾水收集装置,所述雾水收集装置包括顶部具有广口结构的防风缓冲罩1以及与防风缓冲罩1下部相连的柱状外罩2,所述防风缓冲罩1可以减小雾水收集皿3上部的风速,给雾水收集皿3提供一个稳定的气流环境,有利于雾水的附着,并尽可能的减少雾水蒸发;所述柱状外罩2的内部设有雾水收集皿3,所述雾水收集皿3包括上下相连的柱状本体31和圆锥型漏斗结构32,所述柱状本体31和圆锥型漏斗结构32的内壁至少部分表面附有微纳米级的超疏水结构层4,优选地,所述柱状本体31和圆锥型漏斗结构32内壁的全部表面均附有微纳米级的超疏水结构层4,如图3所示;所述柱状本体31的内部还设有纵横交错的片状组件33,如图2所示,所述片状组件33的两侧也至少部分表面附有微纳米级的超疏水结构层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80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丝杠副驱动式摆动转台
- 下一篇:电阻丝刮丝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