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储能微耗冷暖机组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598877.0 申请日: 2013-11-25
公开(公告)号: CN103574990A 公开(公告)日: 2014-02-12
发明(设计)人: 杨建良 申请(专利权)人: 杨建良
主分类号: F25B29/00 分类号: F25B29/00
代理公司: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代理人: 郭元艺
地址: 110003 辽宁省沈阳***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建筑 储能微耗 冷暖 机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绿色建筑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实现人居环境四季恒温、舒适健康、高效节能的建筑储能微耗冷暖机组。

背景技术

全球50%的土地、矿石、木材资源被用于建筑,45%的能源被用于建筑的供暖、照明、通风,5%的能源用于其设备的制造,40%的水资源被用于建筑的维护,16%的水资源用于建筑的建造。资源(特别是水资源)紧张,能源(包括二次能源)紧张,已愈来愈强烈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近年来,南方居民对冬季采暖的呼声越来越高。从2012年开始,全国政协委员就连续在“两会”上提出,传统的泰岭——淮河供暖分界线已经过时,南方冬季阴冷天气远比北方难熬,而且近年来屡遭“冷冬”,再加上生活条件和消费能力的提升,采暖已经成为南方区域的刚性需求。

 对南方供暖模式,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进行了长期的调研并认为,与北方不同,我国长江流域的供暖期只有1-2个月,集中供暖系统建设规模大、周期长、投资高。如在长江流域采用集中供暖,则意味着除供暖期之外的10个月内,设备、运行人员都要闲置,造成巨大的浪费。此外,长江流域冬季室内外温差不大,基本在10℃-15℃的范围内,且低于0℃的小时数少。同时,太阳辐射得热和室内得热的影响易于造成各房间热负荷的差异。加之城镇居民居住较为分散、房屋建筑保温性差,有专家认为,这样的条件最适合应用分散式间歇采暖和独立调控。未来以家庭为单位、小规模住宅一体为单位实施分散式采暖将成为南方供暖的趋势。

由此可见,不论是气候特点、建筑分布情况、居民习惯,还是国家节能减排大形势的要求,与集中供暖相比,独立可调的分散采暖及对室内新风的渴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目前,市场虽有空调可以解决,但由于运行费用高,很难在市场中普及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检测室内温度,实现自动恒温,实现夏季制冷免费提供热水,减少安装成本,节省运行费用的建筑储能微耗冷暖机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建筑储能微耗冷暖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源外机、冷媒调配器、末端散热网及热交换水箱;所述热交换水箱的冷媒端口经电磁阀分别与空气源外机的第一端口及末端散热网的第一端口相接;所述空气源外机的第二端口与末端散热网的第二端口相通;所述冷媒调配器固定配于末端散热网的端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热交换水箱包括保温层、超导热铜芯铝肋管及换热水箱内胆;所述超导热铜芯铝肋管螺旋缠绕于换热水箱内胆的外壁;所述保温层配于换热水箱内胆之上。

本发明机组能够使一个单体建筑室内(如一户普通住宅),采用一台空气源热泵运行,就能够实现自动检测室内温度,实现自动恒温,实现夏季制冷免费提供热水,减少安装成本(不需安装热水器),节省运行费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下列内容的表述。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热交换水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末端散热网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热交换水箱;2、电磁阀;3、空气源外机;4、节流阀;5、冷媒调配器;6、末端散热网;7、保温层;8、超导热铜芯铝肋管;9、换热水箱内胆;10、冷媒输入口;11、出水口;12、进水口;13、冷媒排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建筑储能微耗冷暖机组,它包括空气源外机3、冷媒调配器5、末端散热网6及热交换水箱1;所述热交换水箱1的冷媒端口经电磁阀2分别与空气源外机3的第一端口及末端散热网6的第一端口相接;所述空气源外机3的第二端口与末端散热网6的第二端口相通;所述冷媒调配器5固定配于末端散热网6的端口。

本发明所述热交换水箱1包括保温层7、超导热铜芯铝肋管8及换热水箱内胆9;所述超导热铜芯铝肋管8螺旋缠绕于换热水箱内胆9的外壁;所述保温层7配于换热水箱内胆9之上。

本发明主要由空气源外机3、电磁阀2、节流阀4、冷媒调配器5、末端散热网6及热交换水箱1构成。

本发明空气源外机3连接冷媒调配器5和热交换水箱1。冷媒调配器5连接末端散热网6,由智能控制器指令电磁阀2和节流阀4调控机组智能化运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建良,未经杨建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88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