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栅控碳纳米管/碳纤维场发射阵列阴极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99290.1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8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鞠洪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惟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1/304 | 分类号: | H01J1/304;H01J9/0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11601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栅控碳 纳米 碳纤维 发射 阵列 阴极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真空微电子领域,特别是一种栅控碳纳米管/碳纤维场发射阵列阴极以及它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真空微电子器件中,场致发射阴极,尤其是碳纳米管或碳纤维场致发射阴极大多数都没有控制栅极,制造时,将碳纳米管直接沉积在阴极基底上,或用丝网印刷法将碳纳米管粉体涂覆在阴极基底上,由于没有控制栅极,,这种阴极的实际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列如,在显示管中,往往需要另做栅极。对于应用在平面显示器件(FED)等领域中的冷阴极,目前较为成熟的是带有栅极的Spindt场发射阵列阴极,但是Spindt场发射阵列阴极的发射尖锥为金属材料Mo,不是碳纳米管,Mo对于工作环境极为敏感,表面吸附的气体或其他污染物质会导致发射的变化和下降以至失效,此外Spindt场发射阵列阴极,特别是面积较大时,对制造设备的要求很高,生产成本也很高。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场发射阵列阴极的进一步使用而从事的研究项目。在本发明的研制中,利用微细加工技术薄膜技术,将控制栅极和碳纳米管或碳纤维构成的阴极发射体做成一个组件,这种带有栅极的场发射阵列阴极比Spindt场发射阵列阴极受环境影响小,发射稳定性高,制造工艺及所需设备都比较简单,容易满足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已有的碳纳米管或碳纤维场发射阴极大多数都没有控制栅极这一缺陷,实验研究利用了微细加工技术和薄膜技术制造出的一种具有广泛用途并带有控制栅极的碳纳米管/碳纤维场发射阵列阴极。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栅控碳纳米管/碳纤维场发射阵列阴极,包括一块作为阴极的导电基板,基板上沉积有绝缘层,在所述绝缘层上具有一层金属导电层,层面上,穿过绝缘层形成阵列圆孔型控制栅,其特征在于,在圆孔中心催化剂所处的位置点上生长出直立的碳纳米管,其生长高度可一直到达金属导电层上控制栅中心的位置;所述的导电基板可以是硅片、金属基板;沉积有导电层的玻璃或其他绝缘材料;除 外,也可以用,在其面上再沉积的金属导电层可以是Mo、Cu、Cr、Ni、Ti ;一种栅控碳纳米管/碳纤维场发射阵列阴极及其制作方法,在导电基板上沉积一层绝缘层,在绝缘层上沉积一层金属导电层,在金属膜上刻出孔列阵,透过金属膜孔腐蚀绝缘层,形成孔列阵,其特征在于,A.所述沉积一层绝缘层在0.3μm-30μm之间;B. 所述沉积的一层金属导电层,其厚度在0.1μm-0.5μm之间;C.所述孔阵列,其孔径为0.3μm-30μm,中心距离3μm-100μm;D.在孔阵列表面倾角沉积牺牲层Al、Cu,与基板平面倾斜成5-45℃,基板旋转将孔缩小至0.05μm-1.0μm;E.透过圆孔在基板上垂直沉积生长碳纳米管或碳纤维的催化剂Ni、Fe、Co,厚度0.5nm-200nm,并用腐蚀方法剥离牺牲层;F.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方法,也可用热解法,在催化剂所在的位置处生长出直立的碳纳米管/碳纤维。
所述生长直立的碳纳米管的工序中,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方法,也可用热解法,反应室内通入甲烷与氢气,二者含量比为CH4/H2=1:3到1:10,反应室温度600℃-850℃,使用的直流电压为200V-1000V,时间为1-30分钟;室内通入的气体也可以是乙炔和氨气,其含量比为C2H2/NH3=1:3到1:10,其他条件不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生长出高宽比大、细高形状的碳纳米管,所构成的场发射阴极,发射稳定,由于碳纳米管的化学稳定性比金属好,受工作环境影响小,同时域值电压低,而且碳纳米管的制造工艺和设备都比较简单,故生产成本可大幅度下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栅控碳纳米管/碳纤维场发射阵列阴极结构示意图;
图2为该栅控阴极的俯视图;
图3为本阴极制作方法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本发明栅控碳纳米管/碳纤维场发射阵列阴极结构示意图,图中导电基板为1,通过列阵圆孔在其表面沉积的催化剂Ni为2,其小圆面积与所生长的碳纳米管的范围基本相同,绝缘层为3,本实施例中采用LPCVD方法,生成1μm的绝缘层,其上方沉积有一层Mo导电层4,5代表生长出的碳纳米管,位于列阵孔6的中心,直径为0.2μm。 图2为所述阴极的俯视图,可以看到各小孔的阵列式排列,每一个孔的直径为1μm,中心距为5μm,因而1mm直径的阴极将容纳如此小孔2万5千多个,图3为制作方法流程图,共有七个操作步骤,导电基板的制备可采用金属基板或导电的半导体材料,如铝板、单晶硅片,也可在绝缘基板上面沉积导电层,如玻璃基板上沉积金属Mo、W、Cr、Si、Ti等单层或多层金属薄膜;绝缘层可包括沉积等,牺牲层材料包括Al、Cu、Cr 、等,沉积时,沉积源的轴线与基板成倾斜角,生长碳纳米管或碳纤维的催化剂包括Fe、Co、Ni、Pd,碳纳米管或碳纤维生长工艺,包括化学气相沉积和解热法等,如采用电流等离子体放电法所进行的实施例中,绝缘层厚度为0.3到30微米,孔径为0.3到30微米,栅孔中心距离为3到100微米,碳纳米管或碳纤维的尺寸随孔的尺寸相应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惟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惟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92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X射线影像增强器
- 下一篇:一种可调定时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