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回转式多工位水稻育秧盘填充物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00013.8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1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宗禹;武旭方;赵瑞锦;杜会;吴明宏;孙惠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牡丹江中大木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8 | 分类号: | A01G9/08 |
代理公司: | 牡丹江市丹江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3205 | 代理人: | 张雨红 |
地址: | 157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回转 式多工位 水稻 育秧 填充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稻育秧盘工厂化生产的育秧盘填充物压机。
背景技术
传统水稻育秧是利用育秧盘基体在农田塑料大棚中进行的,不仅占用大量农田,而且需要大批人工,成本高,浪费资源,效率低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想到在育秧盘基体上直接压上由土壤和基肥等填充物做为育秧基体,使用它可以解决水稻育秧过程中速度慢,使用大量人工的问题,填充物可以做为稻种的土壤和基肥,不用在插秧时去除,还可以提高作业效率。但现有育秧基体加工机械还属于使用压力机的手工操作结构,需要人工操作,其生产效率低,自动化程度差,无法达到快速高效地在水稻育秧盘基体上加压填充物的目的。水稻育秧盘的使用量非常大,仅黑龙江省每年的需求量就达到二十亿盘,现有设备无法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受季节限制、能够快速高效生产育秧基体的连续回转式多工位水稻育秧盘填充物压机。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它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上设有可以在固定架上水平转动的回转架,回转架上安装有大齿圈,固定架上安装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轴上安装有与大齿圈相啮合驱动回转架旋转的齿轮,回转架上一上一下设有上转盘和下转盘,上转盘的外周安装有多个上模具总成,上模具总成由安装在上转盘上的气动及增压机构和安装在气动及增压机构活塞杆端部随活塞杆上下滑动的上模具构成,下转盘上与上转盘上的上模具总成上下一一相对设有多个下模具总成,下模具总成由固定在下转盘上的下模具和安装在下模具下方能够向上将压制好的育秧盘从下模具上脱模的托举气缸构成。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使用它不受季节限制并且能够快速高效地将填充物加压到水稻育秧盘基体上,从而达到节省人工,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它自动化程度高,生产速度快,生产出的加压填充物水稻育秧盘结构和形状一致性好,可以提高产品质量,也有利于市场竞争。它采用回转自动作业,可以与自动化生产线相结合,能达到不占用农田,实现工厂流水线作业生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立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它包括固定架1,固定架1上设有可以在固定架1上水平转动的回转架2,回转架2上安装有大齿圈21,固定架1上安装有减速电机3,减速电机3轴上安装有与大齿圈21相啮合驱动回转架2旋转的齿轮31,回转架2上一上一下设有上转盘22和下转盘23,上转盘22的外周安装有多个上模具总成24,上模具总成24由安装在上转盘22上的气动及增压机构25和安装在气动及增压机构25活塞杆端部随活塞杆上下滑动的上模具26构成,下转盘23上与上转盘22上的上模具总成24上下一一相对设有多个下模具总成27,下模具总成27由固定在下转盘23上的下模具28和安装在下模具28下方能够向上将压制好的育秧盘从下模具28上脱模的托举气缸29构成。
下转盘23上与各下模具总成27相对应还设有多个能够将其脱模状态下并被托举起来的育秧盘弹出的水平弹出气缸30。
气动及增压机构25由能够快速动作的气缸和缓速运动大推力的液压缸相组合构成。上模具26和下模具28上分别设有加热装置,固定架1和回转架2之间设有滑动导电装置4,滑动导电装置4由相配合分别安装在固定架1和回转架2上导电滑环构成。上模具26和下模具28分别为长方板状体,上模具26的下表面上和下模具28的上表面上分别设有相配合的育秧盘模具槽。
固定架1由立柱11和安装在立柱11下端的四条支腿12构成,回转架2通过轴承装置转动安装在立柱11上。回转架2由上转盘22、下转盘23和转套5构成,上转盘22和下转盘23分别安装在转套5的上下两端并通过若干根连接柱51相连接,转套5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固定架1上,大齿圈21安装在下转盘23上。上转盘22上设有两个吊装环6。上转盘22上方设有防护罩7。
生产过程:这种水稻育秧盘压机能将适量的肥料、农药、草木炭以及特殊土壤或其它物料依次放到事先放到各下模具28上的育秧盘基体上,在回转架2转动的过程中上模具26下压使物料与育秧盘基体压合成型,进而方便运输和存储。整个循环工作过程包括压合、加温、保温保压、卸压、托举、卸料弹出(到流水线上)。上述过程是一个工位的工作循环,该机由多工位组成,按顺序进行工作,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牡丹江中大木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牡丹江中大木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00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