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奶牛腹泻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00241.5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9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和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和辉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罗保康 |
地址: | 5303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奶牛 腹泻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奶牛腹泻的中药以及该中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奶牛腹泻是长期以来一直困扰养牛业的一大难题,而且在养殖场或养殖小区由奶牛腹泻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引发其它疾病的几率也在增高。 奶牛腹泻的发病原因有:
1.大多数是因饲料管理不当引起的,如饲喂不定量、不定时、时饥时饱、久渴失饮、突然更换饲料或饲料过冷过热,有时饲料霉败,草料过硬,含有泥沙等。有时奶牛牙齿磨灭不正,咀嚼不充分,毒物和药物的刺激,都可以导致腹泻。
2.在饲喂过程中,卫生不良,饲料单一,有时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也可以导致腹泻。
3.饮水原因,在冬季奶牛饮用过凉的水,或者在夏季奶牛运动激烈而饮水过量。
发病机理:奶牛腹泻是由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或风寒内侵导致湿寒伤脾,引起脾胃运化无力,使机体升清降浊受阻所致。
奶牛腹泻临床症状:病牛精神抑郁,食欲减退或废绝,无反刍,下泻粪便清稀或呈粘稠状并附有粘液,味腥臭,有时附有血丝或呈血样粪便,肠音减弱,口腔干燥,舌苔黄腻,结膜潮红,产奶量减少。有的病牛背腰拱起,腹痛呈里急后重,小便短赤,脉滑。
目前治疗奶牛腹泻的主要措施如下:
1、放养时候要等到露水挥发后进行,过早或过晚都不行,草料发霉是绝对不能喂养,酒糟饲料要定量,防止中毒,一般每天喂养在4斤左右即可,天气骤然冷热交替,饲料中添加感冒药物,提前预防,牛棚内设置光触媒灭蚊灯,既不污染环境,任何病虫蚊蝇等都可杀死,饮水一定要用温水,沸腾后冷却喂养。
2、病牛停食1-2天或饲料中按1.5%的比例添加抗腹泻药物拌料饲喂 7天,供给充足饮水,最好用 “151服补液盐,配方是每1000毫升水内加入食盐3.5克。小苏打粉2.5克、氯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以防病牛因严重腹泻而造成脱水。
3、有条件的养牛场还会自制全血干扰素。采健康待宰肥肉牛血,按每500毫升血(先加入抗凝剂) 内加入鸡新城疫I系疫苗1000头份 、卡那霉素100万单位,缓慢并轻轻将盛血瓶倒置 2 - 3 次 ,使之混合均匀;置37%恒温箱20小时,这期间再缓慢反复倒置3、4次;取出再放入4-8℃冰箱保存,可保存15天有效。全过程按无菌操作,采用 “ 3 天 3针 ” 疗法,即第 1 天,用上述方法制备的全血干扰素30毫升、氯霉素2.5毫升,1次腹腔注射;第2天和第3 天只注射全血及干扰素各 10毫升。
4、庆大霉素安乃近粉按0.1毫 升/千克,肌肉注射,再配以乙酰甲喹按0.5升/千克( 每 10毫升乙酰甲喹内加阿托品2毫克),肌肉注射,每天各注射1 次,连用3天。也可用“病毒瘟立克”( 利巴韦林、病毒灵等) 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2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 次 , 连用3 -4天。
以上防治措施操作复杂且多使用西药,药后见效慢,效果不佳,不能根治,常常反复发作,而且西药通常疗效不好,毒副作用较大,长期使用会影响牛群健康和畜产品质量,滥用抗生素也会带来很大危害。
经检索,我们查到了防治奶牛腹泻的公开文献如下:
1、【题名】两种中药方剂对奶牛感染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机构】[1]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2]河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刊名】《动物医学进展》. 2013.(2):131-133【摘要】为探讨两种中药方剂对奶牛感染性腹泻的治疗效果,选择河北省保定市某奶牛场人工感染轮状病毒(RV)和牛病毒性腹病毒(BVDV)的成年牛和犊牛为治疗对象。试验犊牛和成年牛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治疗组分别用两种中药方剂进行治疗,采用煎汤灌服,犊牛100g/次~150g/次,成年牛300g/次~500g/次,每天1次,连用3d~5d。对照组按牛场常规使用病毒唑及庆大霉素进行治疗。结果两种中药方剂对犊牛腹泻治愈率为70%~76%,有效率为90%~94%;成年病例治愈率为74%~80%,有效率为92%~96%。两种中药方剂对犊牛及成年牛感染性腹泻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临床上常用的抗病毒化药或抗生素(P〈O.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和辉,未经刘和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02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回流精密过滤输液器
- 下一篇: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