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00941.4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5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钱云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宏泉高压电容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3/00 | 分类号: | C08L63/00;C08L101/02;C08G59/62;C08G59/56;C08G59/20;C08G59/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氧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材料领域,尤其涉及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环氧树脂是泛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团,以脂肪族,脂环族或芳香族等有机化合物为骨架,并能够通过环氧基团在固化剂存在下反应生成三维网状固化物的化合物的总称。环氧树脂的热固性高分子材料之一,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粘结性、机械性、绝缘性等被广泛用在涂料、浇铸材料、模塑材料等领域。
人们经常发现环氧树脂作为涂料使用时,与被涂物品间的粘性不足,风干需要时间较长,并且容易老化脱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解决方案为:环氧树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环氧乙烷15-30份,双酚A1-5份、二环氧丙烷乙基醚1-5份,乙烯树脂2-6份,填料1-10份,脂肪胺固化剂1-5份,氢氧化钠10-15份。
所述的填料为氧化铝、硅胶粉、瓷粉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填料大小为100目。
上述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数称取原料;
(2)将双酚A、氢氧化钠和水混合搅匀,再依次加入环氧丙烷、二环氧丙烷乙基醚、填料、乙烯树脂,沿同一方向搅拌3-5分钟,加热至50-70℃,抽真空1-3次,再保温15-20分钟;
(3)将步骤(2)所得液体倒入预先准备的容器中,加热45℃~60℃,每间隔10~15分钟抽一次真空,重复抽真空3~5次;
(4)取经(3)处理的液体与脂肪胺固化剂混匀,进行固化,即逐步升温至120℃~140℃,每步5℃~10℃,保温1~1.5小时;
(5)自然冷却,脱模得环氧树脂。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添加乙烯树脂、二环氧丙烷乙基醚、氧化铝等提高了所得环氧树脂的剥离强度、粘结力能抗冲强度,稀释剂的添加使得制备过程中流体的粘性降低,冷 却脱模时产品表面平整,不易有气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介绍。
实施例1
(1)称取以下份数的原料:环氧乙烷15份,双酚A1份、二环氧丙烷乙基醚1份,乙烯树脂2份,氧化铝1份,脂肪胺固化剂1份,氢氧化钠10份;
(2)将双酚A、氢氧化钠和水混合搅匀,再依次加入环氧丙烷、二环氧丙烷乙基醚、乙烯树脂、氧化铝,沿同一方向搅拌3分钟,加热至50℃,抽真空1次,再保温15分钟;
(3)将步骤(2)所得液体倒入预先准备的容器中,加热45℃℃,每间隔10分钟抽一次真空,重复抽真空3次;
(4)取经(3)处理的液体与脂肪胺固化剂混匀,进行固化,即逐步升温至120℃,每步5℃,保温1小时;
(5)自然冷却,脱模得环氧树脂。
实施例2
(1)称取以下份数的原料:环氧乙烷30份,双酚A5份、二环氧丙烷乙基醚5份,乙烯树脂6份,氧化铝10份,脂肪胺固化剂5份,氢氧化钠15份;
(2)将双酚A、氢氧化钠和水混合搅匀,再依次加入环氧丙烷、二环氧丙烷乙基醚、氧化铝、乙烯树脂,沿同一方向搅拌5分钟,加热至70℃,抽真空3次,再保温20分钟;
(3)将步骤(2)所得液体倒入预先准备的容器中,加热60℃,每间隔15分钟抽一次真空,重复抽真空5次;
(4)取经(3)处理的液体与脂肪胺固化剂混匀,进行固化,即逐步升温至140℃,每步10℃,保温1.5小时;
(5)自然冷却,脱模得环氧树脂。
实施例3
(1)称取以下份数的原料:环氧乙烷25份,双酚A3份、二环氧丙烷乙基醚4份,乙烯树脂4份,氧化铝6份,脂肪胺固化剂3份,氢氧化钠12份;
(2)将双酚A、氢氧化钠和水混合搅匀,再依次加入环氧丙烷、二环氧丙烷乙基醚、氧化铝、乙烯树脂,沿同一方向搅拌4分钟,加热至60℃,抽真空3次,再保温20分钟;
(3)将步骤(2)所得液体倒入预先准备的容器中,加热50℃,每间隔12分钟抽一次真空,重复抽真空4次;
(4)取经(3)处理的液体与脂肪胺固化剂混匀,进行固化,即逐步升温至140℃,每步5℃,保温1小时;
(5)自然冷却,脱模得环氧树脂。
下面通过测试检测本发明的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宏泉高压电容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宏泉高压电容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09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