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吹填土原土区柽柳移栽建植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01163.0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2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唐;刘立民;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港海湾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3/04 | 分类号: | A01G23/04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地址: | 300463 天津市东疆***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填土 原土区 柽柳 移栽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园林景观绿化建设领域,尤其是针对沿海吹填造陆地区吹填土原土绿化建设的一种方法。
背景技术
天津滨海新区陆域面积2270平方公里,其中含盐量大于6g/kg的滨海盐土占总土地面积的43.9%。且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新区吹填土面积在300平方公里以上。吹填造陆是扩展港口、工业发展空间和城市建设用地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促使沿海地区向浅海和滩涂地带迅速扩张,填海造陆势不可挡,目前,天津港、北塘旅游休闲度假区、临港经济区、南港工业区等已经吹填造地200km2左右,规划2020年达到400km2,填海造地的面积还将不断增大,吹填土区已成为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国土资源。
吹填土(滨海潮滩盐土)是通过河口或航道疏浚以及浅海底泥挖掘等人工吹填方式形成的新陆地,是滨海盐土的成土母质,含盐量多在10g/kg以上,pH8.0以上,养分含量低,水分物理性状差,不具备园林植物生长的条件。据统计,滨海新区土地含盐量大于6g/kg的滨海盐土占总土地面积的43.9%。
目前滨海盐土区普遍采用地下排水工程和换农田土的“客土绿化”技术进行绿化建设。此方法建设成本高,不能满足新区绿化建设需求,且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绿化一方、毁灭一方”不具有可持续性。
柽柳是柽柳科柽柳属(Tamarix)的多年生木本植物,自然分布于我国华北干旱沙漠及盐碱地区,喜光、耐旱、耐寒、耐盐碱、亦较耐水湿;柽柳是泌盐型真盐生植物,种子萌发期耐盐力为1.0%,苗木生长期的耐盐力为2%左右,属于重盐碱地区造林绿化的先锋树种。
本发明针对海泥吹填土重盐碱区的绿化难题,转变以往的高投入、低效益绿化模式,以生态工程学和自然植被演替规律为指导,“适地适树(植物),适地适法”,开展多快好省的实用型绿化建设模式探索,为生产单位提供机理明确、简便易行、能大面积推广应用的重盐土柽柳建植新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利用柽柳的耐盐特性,采用人工局部改良吹填土的方法,即在种植穴中掺拌树穴体积1/4-3/4的河沙,使柽柳栽植穴内及周边的含盐量短时间降到3%以下,在满足柽柳等耐盐植物的生长要求后,根据生境的相似性,就近移栽柽柳幼苗,幼苗为1-2年生,株高30cm-60cm,移栽时带土台,土台直径10cm-20cm。移栽后,进行平茬处理,平茬高度在植株根茎结合处以上2cm-3cm。幼苗移栽2个月内,根据降水量,每隔10天灌水一次,每次灌水量3L-10L。柽柳成活后利用柽柳林改良土壤,降低土壤含盐量,招引昆虫、鸟类和其它动物,使生态环境得到巨大改变,生态系统平衡和物流、能流、信息流将逐步进入良性循环,为沿海地区的开发建设和环境改善提供强大的生态保障。
具体实施方式
试验地位于天津临港经济区纬二路以南吹填土区进行柽柳移栽试验,该区域为吹填成陆区,吹填成陆时间短(约2年左右),地基软,大型机械上不去,难以实行机械化整地和改土施工。目前地表30cm为土层硬壳,35cm-50cm为腻子膏状,50cm以下为稀泥浆,含水量从上往下逐渐增多,而且难以排出。
2013年7月在上述区域进行柽柳移栽试验,选择符合规格苗木300株进行栽植。挖掘种植穴,树穴上口直径30cm-40cm,底部直径25cm-30cm,深度15cm-20cm,株行距1m,穴内掺拌河沙。定植后,进行平茬处理,两月内浇透水数次。9月末移栽苗木成活率达到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港海湾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港海湾园林绿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11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遥测遥控土壤湿度自动灌溉水泵
- 下一篇:一种苹果腐烂病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