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数据截位后信号无杂散动态范围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01768.X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7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郭连平;王志刚;刘涛;罗光坤;黄林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7/58 | 分类号: | G06F7/58;G06F17/1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温利平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数据 截位后 信号 无杂散 动态 范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提高数据截位后信号无杂散动态范围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实现数字信号处理的主要器件是FPGA和DSP。数字处理器件都会受到“有限字长效应”的影响,即信号序列的各个值都是以有限位宽的形式存在。一般来说,FPGA中执行的各种运算都是基于整型数来完成的,因此,FPGA内部运算过程中,每一次的运算都可能会带来数据位宽的增加,导致最终运算结果位宽超出预期所需要的位宽,这时需要对最终运算结果进行截位处理;或者当后级处理位宽较低时,也需要对前级的高位宽运算结果截位处理。例如ALTERA公司的大部分FPGA芯片内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IP core所能支持的最大位宽为24位,如果输入信号经过量化、混频、滤波及加窗等多个操作后,最终运算结果位宽有可能会大于24位。这时候,需要截去多余的位数以满足24位的要求。
在现有技术中,数字信号处理过程常见的截位做法是直接截掉最低的某几位,以符合后级处理的位宽要求,这种对多位数据的直接截位处理,实现将数据从高量化精度向低量化精度的转换过程,转换过程中,由于数据量化阶的减少,描述相邻两个样点之间信号细节的信息也随之减少,导致高量化精度信号多个采样点代表的连续变化信息变为一级没有变化的阶梯,导致得到的低量化精度信号出现明显的谐波失真,降低转换后信号的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
假设x(n)是经过一系列运算后得到的最终信号,有效位宽为A,数据截位之后得到的信号为y(n),有效位数为B。设z(n)表示截去的误差信号,位宽为A-B,有以下关系成立:
x(n)=y(n)*2A-B+z(n) (1)
设x(n)、y(n)和z(n)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分别为X(ejω)、Y(ejω)和Z(ejω),对(1)式等号两边求离散傅里叶变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17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