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板材钣金零件模压弯曲成型弯曲角度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02181.0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7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薛卫;刘建;何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51/00 | 分类号: | B21C5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吕建平 |
地址: | 610503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板材 零件 模压 弯曲 成型 角度 测量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钣金零件弯曲角度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板材钣金零件模压弯曲成型的弯曲角度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实践中很多设备的外壳都是由钣金零件拼接构成的,如飞机的机身、机翼壳体,汽车车身、车门壳体,动车车身、车门壳体,火箭壳体等,都是由各种型面的钣金零件拼接构成。构成设备外壳的钣金零件通常是通过板材模压成型而获得设备外壳所需的型面。为了使模压成型的钣金零件与其他钣金零件或者构件配合连接,获得精美的设备外壳型面,就要求模压成型的钣金零件具有精确的型面,而为了获得精确的钣金零件型面,则需对模压成型的钣金零件的型面进行控制,测量模压成型的钣金零件的弯曲角度。
钣金零件可由单一材质的板材模压成型,也可由复合材质的板材模压成型。对于由单一材质模压成型的钣金零件而言,模压后零件回弹变形较小(见附图2),实际生产中通常采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就可获得较准确的钣金零件弯曲角度。而对于由复合材质的板材模压成型的钣金零件,特别是具有复杂型面的复合材质的钣金零件,模压后零件回弹变形复杂(见附图3),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已无法准确测量出钣金零件的弯曲角度,往往需要使用专用测量模具进行测量,但专用测量模具的结构复杂,且不具有普遍适用性,测量成本很高。尽管理论可根据压制成型时所使用的凸模尺寸以及压制成型时凸模的下压距离,可计算出钣金零件回弹前的弯曲角度,再利用回弹理论可计算出钣金零件回弹后的弯曲角度,但该方法的计算过程过于复杂,并且对于形状稍微复杂的钣金零件的弯曲角度的计算并不准确,无法将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准确、快速和具有普遍适用性的钣金零件模压弯曲成型的弯曲角度测量方法,对模压成型的钣金零件的型面质量进行精准地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复合板材钣金零件弯曲角度测量方法需要采用专用测量模具、测量精度低和成本过高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测量复合板材钣金零件模压弯曲成型弯曲角度的方法,该方法测量精度高,并且操作简单,测量成本低,适用性广。
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板材钣金零件模压弯曲成型弯曲角度测量方法,其构成如下:对模压回弹后的钣金零件截面轮廓进行描摹,将描摹的零件截面轮廓扫描输入到计算机,或垂直于模压回弹后的钣金零件的截面方向进行拍照,将照片输入到计算机,由计算机通过软件确定出扫描图像或照片中钣金零件弯曲的曲率中心,由曲率中心向钣金零件弯曲部分两侧的直线作垂线,通过计算机软件直接读出两垂线的夹角θ,即测量出钣金零件模压成型回弹后的角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计算机软件为CAD软件或其他计算机软件,优先选用CAD软件。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测量方法具有以下十分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复合板材钣金零件模压弯曲成型的弯曲角度测量方法,该方法较现有方法的测量精度更高。
2、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对钣金零件截面轮廓进行描摹或者垂直于其截面方向进行拍照并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通过软件进行处理并确定出钣金零件模压成型回弹后的角度,不再需要借助于专用测量模具进行测量,具有普遍适用性,测量成本较低。
3、本发明所述方法无需使用复杂的回弹理论公式计算钣金零件回弹后的弯曲,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使板材模压弯曲成型模具结构示意图,图中,1—凸模、2—板材、3—凹模。
图2是由单一材质的板材模压成型回弹后钣金零件的形状示意图。
图3是由复合材质的板材模压成型回弹后钣金零件的形状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所述采用CAD软件测量图3所示钣金零件弯曲角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可以根据上述发明的内容对本发明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但这样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21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蝶阀碟板阀座连接防松固定装置
- 下一篇:钢板密封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