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墙遇地下管线逆做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03008.2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3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熊竺;罗伟;刘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地下 管线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尤指在富水地带施工的连续墙遇地下管线逆做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富水地带,建设地下车站等的围护结构多采用连续墙加内支撑设计。通俗地讲,就是连续墙形成封闭后,结合坑内降水进行基坑开挖。当需施工范围内(如地下车站)有电力廊道、煤气管、给水管或者雨水箱涵时,其基坑围护结构不能及时形成封闭。此时通常的作法是等待管线迁改后,再对剩余围护结构施工来形成封闭;还有在基坑范围内设置临时封堵墙,将基坑划分成小基坑并将管线范围留出,待管线迁改之后再对留出的管线范围进行施工处理;再有采用一种连续墙平移的方式;由于迁改难度巨大,费用特别高,施工或建设单位(如地铁公司)往往会放弃与相关(如电力管线、煤气干管等管线)单位的协调,转寻原位保护的措施。当不考虑管线迁改时,管线范围内的围护结构将不能正常施做或者按照平移的方式施做风险较大(需贴近高压电力线缆吊装钢筋笼),若采用临时封堵墙将基坑划分成小基坑,虽然可以形成局部封闭基坑,方便基坑开挖,但管线始终存在,仍然存在管线范围内的围护结构的施做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墙遇地下管线逆做的施工方法,其主要应对富水地带的连续墙遇管线无法迁改时而采用逆做的施工方法。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应该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续墙遇地下管线逆做的施工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步骤一,确定不能迁改的管线范围内的连续墙宽度范围,调整与之相邻的正常段连续墙分幅;步骤二,在逆做连续墙两侧施工,包括靠近管线一侧接头采用工字钢刚性接头焊接、逆做范围止水以及在工字钢接头处的基坑外用两重管高压旋喷桩加固;步骤三,开挖管线范围内的土体,包括分步开挖土体步距、开挖至深度范围需对管线进行悬吊保护处理以及每开挖一个步距便施做推进逆做连续墙区域,所述连续墙包括布设主筋及分布筯;步骤四,喷射混凝土施工,采用钢板将喷射混凝土面层覆盖加固,该钢板与逆做连续墙两侧工字钢接头焊接牢固;步骤五,重复上述步骤三及步骤四的运作开挖至基底,逆做连续墙逆做到基坑底部并在该底部置工字钢底座,该底座与所述逆做连续墙两侧的工字钢接头焊接,连续墙主筋也与底座焊接,以及步骤六,喷射混凝土形成封底。
在本方案中优选,所述步距为2.0m。
在本方案中优选,所述主筋比正常段连续墙主筋直径大1~2个级差且主筋间距与正常段连续墙主筋间距相同。
在本方案中优选,所述主筋沿着基坑深度方向分步焊接连接,在基坑底部与工字钢底座焊接。
在本方案中优选,所述分布筋比正常段连续墙分布筋直径大1个级差且分布筋间距与正常段连续墙分布筋间距相同。
在本方案中优选,所述分布筋与所述两侧工字钢接头焊接。
在本方案中优选,所述主筋与所述分布筯交织形成钢筋网面的搭接范围进一步埋设有Φ32@1000(水平向)水煤气管,其入射角为10°~15°,该水煤气管长度为2m,其主要作用是预留围护结构背后注浆孔。
在本方案中优选,所述钢板为20mm厚Q235钢板,该钢板长度与所述逆做连续墙墙幅相同,宽度为1500m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的效果是:节省管线迁改费用,保证施工工期。
附图说明
图1是逆做连续墙上部示意图。
图2是逆做连续墙底座示意图。
图3是逆做连续墙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之一种连续墙遇地下管线逆做的施工方法是:请参阅平面图3,又称为俯视图,其展示了连续墙遇到地下管线且管线难以迁改时,为保证工期,采取管线范围内的连续墙逆做形式的设计。首先根据管线1的平面位置以及管线1与围护结构的相互关系,确定逆做连续墙2的宽度。逆做连续墙2范围确定后,调整与其相邻的正常段连续墙3的墙幅,相邻的连续墙采用型钢接头7;然后施做逆做连续墙2两侧相邻的正常段连续墙3接着在正常段连续墙3与逆做连续墙2相接位置的基坑外侧施做两排Φ800@600两重管高压旋喷桩4进行止水处理,旋喷桩的水泥掺量为350~400kg/m3,深度范围从地面以下1m至基坑底以下6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30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脆性筋材拉伸试验的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蝶阀法兰分离调整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