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中暑的中药液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03207.3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5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安信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54 | 分类号: | A61K36/54;A61P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侯蔚寰 |
地址: | 26600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中暑 药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中暑的中药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环境下因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急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头晕、口渴、四肢无力、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中药对于中暑治疗具有确切疗效,但是与其事后治疗,不如事先预防,但目前对使用中药进行中暑预防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预防中暑的中药液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防中暑的中药液,包括如下重量含量的成分:藿香5—8份,肉桂3—7份,甘草2—9份,扁豆20—40份,黄豆20—40份,绿豆90—120份,薄荷10—15份,金银花15—25份,水1200—1500份。
一种预防中暑的中药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藿香5—8份、肉桂3—7份、甘草2—9份清洗干净后晒干;
(2)将扁豆20—40份、黄豆20—40份、绿豆90—120份清洗干净后晒干并磨成300—500目的粉末;
(3)将薄荷10—15份,金银花15—25份清洗干净后晒干并切成小片;
(4)将上述(1)—(3)中的中药成分搅拌混合均匀后放入水1200—1500份中煮沸后即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公开的预防中暑的中药液,气味芳香,无毒副作用,并且制作方法简单,制作成本低,患者饮用后,可以起到提神醒脑,预防中暑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预防中暑的中药液,包括如下重量含量的成分:藿香5克,肉桂3克,甘草2克,扁豆20克,黄豆20克,绿豆90克,薄荷10克,金银花15克,水1200克。
一种预防中暑的中药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藿香5克、肉桂3克、甘草2克清洗干净后晒干;
(2)将扁豆20克、黄豆20克、绿豆90克清洗干净后晒干并磨成300目的粉末;
(3)将薄荷10克,金银花15克清洗干净后晒干并切成小片;
(4)将上述(1)—(3)中的中药成分搅拌混合均匀后放入水1200克中煮沸后即得。
本实施例所公开的预防中暑的中药液,气味芳香,无毒副作用,并且制作方法简单,制作成本低,患者饮用后,可以起到提神醒脑,预防中暑的效果。
实施例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预防中暑的中药液,包括如下重量含量的成分:藿香8克,肉桂7克,甘草9克,扁豆40克,黄豆40克,绿豆120克,薄荷15克,金银花25克,水1500克。
一种预防中暑的中药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藿香8克、肉桂7克、甘草9克清洗干净后晒干;
(2)将扁豆40克、黄豆40克、绿豆120克清洗干净后晒干并磨成500目的粉末;
(3)将薄荷15克,金银花25克清洗干净后晒干并切成小片;
(4)将上述(1)—(3)中的中药成分搅拌混合均匀后放入水1500克中煮沸后即得。
本实施例所公开的预防中暑的中药液,气味芳香,无毒副作用,并且制作方法简单,制作成本低,患者饮用后,可以起到提神醒脑,预防中暑的效果。。
实施例3,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预防中暑的中药液,包括如下重量含量的成分:藿香7克,肉桂6克,甘草7克,扁豆36克,黄豆37克,绿豆110克,薄荷13克,金银花22克,水1400克。
一种预防中暑的中药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藿香7克、肉桂6克、甘草7克清洗干净后晒干;
(2)将扁豆36克、黄豆37克、绿豆110克清洗干净后晒干并磨成400目的粉末;
(3)将薄荷13克,金银花22克清洗干净后晒干并切成小片;
(4)将上述(1)—(3)中的中药成分搅拌混合均匀后放入水1400克中煮沸后即得。
本实施例所公开的预防中暑的中药液,气味芳香,无毒副作用,并且制作方法简单,制作成本低,患者饮用后,可以起到提神醒脑,预防中暑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安信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安信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32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握执式板书组合教鞭笔托
- 下一篇:喷墨记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