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移动隔片冷凝器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03228.5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5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何根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兰通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37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冷凝器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移动隔片冷凝器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冷凝器是空调的三大部件之一,其结构是由多条等节距平行排列的多孔扁管插入两根集流管中,多孔扁管间夹有百叶窗波形散热片整体钎焊而成。现有的冷凝器生产采用单冲床制造,用15台冲床,每台冲床都需要配一名工作人员,大大浪费了人力资源。15台冲床用电量132.6千瓦,耗电量较大。并且多孔扁管插入集流管插槽内露出的材料没有进行处理,制冷剂必须要完全充满集流管才可以进入多孔扁管冷凝,冷凝效率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移动隔片冷凝器的生产工艺。
一种可移动隔片冷凝器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加工翅片:在翅片级进模中完成拉伸、切口、压型、冲孔翻边、卷边、冲槽、切断等工序,形成翅片;
2)加工多孔扁管:采用挤压成型,经过清洗、加热、保温处理,将处理好的棒料通过挤压,形成扁管;
3)加工集流管:采用刺破成型,在集流管加工模具中,同时完成断裂和翻遍工序,加工出定距槽孔;
4)焊接左隔片:将左隔片焊接到左弹簧上;
5)焊接左弹簧:将左弹簧的另一端焊接至左下堵盖上;
6)焊接左下堵盖:将左下堵盖焊接到集流管下端;
7)焊接左过渡套;将左过渡套焊接到集流管上端;
8)重复步骤4-7至右集流管;
9)焊接翅片及多孔扁管:将翅片及多孔扁管安装在集流管的槽孔中,接着用钎焊固定;
10)切割多余材料:用线切割去除翅片及多孔扁管在集流管中多余的材料;
11)焊接上边板及下边板。
使用本发明,采用连续冲床仅需一台冲床一位员工,用电量只有32千瓦,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及生产成本,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并且,用线切割方法去除了多孔扁管插入集流管插槽内露出的材料,制冷剂就不需完全充满集流管就可以进入多孔扁管冷凝,集流管内也不会残留过多的制冷剂,提高了冷凝效率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可移动翅片式冷凝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生产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进气管1、进气管过渡套2、左集流管3、左集流管隔片4、左弹簧5、左集流管下堵盖6、下边板7、出液管8、出液管过渡套9、右集流管10、右集流管隔片11、右弹簧12、右集流管上堵盖13、多孔扁管14、翅片15、上边板16。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可移动隔片冷凝器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加工翅片:在翅片级进模中完成拉伸、切口、压型、冲孔翻边、卷边、冲槽、切断等工序,形成翅片;
2)加工多孔扁管:采用挤压成型,经过清洗、加热、保温处理,将处理好的棒料通过挤压,形成扁管;
3)加工集流管:采用刺破成型,在集流管加工模具中,同时完成断裂和翻遍工序,加工出定距槽孔;
4)焊接左隔片:将左隔片焊接到左弹簧上;
5)焊接左弹簧:将左弹簧的另一端焊接至左下堵盖上;
6)焊接左下堵盖:将左下堵盖焊接到集流管下端;
7)焊接左过渡套;将左过渡套焊接到集流管上端;
8)重复步骤4-7至右集流管;
9)焊接翅片及多孔扁管:将翅片及多孔扁管安装在集流管的槽孔中,接着用钎焊固定;
11)焊接上边板及下边板。
使用本发明,采用连续冲床仅需一台冲床一位员工,用电量只有32千瓦,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及生产成本,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并且,用线切割方法去除了多孔扁管插入集流管插槽内露出的材料,制冷剂就不需完全充满集流管就可以进入多孔扁管冷凝,集流管内也不会残留过多的制冷剂,提高了冷凝效率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兰通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兰通空调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32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柳桉木烘干方法
- 下一篇:螺旋式铣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