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折返系统次镜旋转进行二维像移补偿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03237.4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4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范哲源;杨洪涛;陈卫宁;张兆会;张凯胜;曹剑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C11/00 | 分类号: | G01C11/00;G05D3/1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姚敏杰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折返 系统 旋转 进行 二维 补偿 方法 | ||
1.一种利用折返系统次镜旋转进行二维像移补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折返系统次镜旋转进行二维像移补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相机进行航空拍照时,分别获取前向像移量及摆扫像移量;
2)根据步骤1)所得到的前向像移量和光学系统的参数计算光学系统中次镜需要绕X轴转动的角度;
以及,根据步骤1)所得到的摆扫像移量和光学系统的参数计算光学系统中次镜需要绕Y轴转动的角度;
所述X轴是垂直于光学系统光轴的平面的水平方向;所述Y轴是垂直于光学系统光轴的平面的垂直方向;
3)根据步骤2)所得到的次镜需要绕X轴以及Y轴转动的角度对光学系统中的次镜进行旋转控制,补偿像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折返系统次镜旋转进行二维像移补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前向像移量的获取方式是:
其中:
S前向是前向像移量;
T爆光曝光是曝光时间;
u是飞行速度;
f′是光学镜头焦距;
H是飞行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折返系统次镜旋转进行二维像移补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摆扫像移量的获取方式是:
S扫描=f′·tan(ω·T曝光)
其中:
S扫描是扫描像移量;
f′是光学镜头焦距;
ω是摆扫角速度;
T曝光是曝光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利用折返系统次镜旋转进行二维像移补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计算光学系统中次镜需要绕X轴及Y轴转动的角度的具体实现方式是:
Δyl=d×tan2α
其中:
Δy1′是前向像移量或摆扫像移量;
d是光学系统次镜顶点到次镜像面点的距离;
α是次镜需要绕X轴或Y轴转动的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323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WSN的甩挂运输挂车定位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具有锁定元件的分配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