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激光传感器的隧道变形检测定位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03746.7 | 申请日: | 2013-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5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晶 |
主分类号: | G01B11/16 | 分类号: | G01B11/16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慧专利事务所 21215 | 代理人: | 周志舰 |
地址: | 1163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激光 传感器 隧道 变形 检测 定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属一种基于激光传感器的隧道变形检测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我国道路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兴建地铁、公路隧道工程。隧道建造在地质复杂、道路狭窄、管线密集、交通繁忙的闹市中心,其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无论在施工期还是在运营期都要对其结构进行变形跟踪监测,以确保主体结构和周边环境安全。
隧道是一狭长的线状地下建构筑物,监测点数量比较大,其检测周期性和长期性,使检测数据量非常庞大。面对这些浩瀚而又庞杂的数据能否管理利用好,关系到监测隧道结构变形和预测预报结构变形工作能否实现和实现的质量。同时,如何有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与系统设计使获得的检测数据尽可能准确,与此同时提高检测工作效率,避免长时间影响交通运输效也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多数监测信息的管理和应用存在不直观、不及时、自动化程度较低等缺点,根据地铁隧道结构自身特点研制一套高效率的、使用方便的监测定位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有效地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激光传感器的隧道变形检测定位系统。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激光传感器的隧道变形检测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ARM控制器、定时复位模块、激光发射器A、激光发射器B、激光发射器C、数据传输接口模块、列扫描模块、D/A转换模块、行扫描模块、信号调理模块A、信号调理模块B、数据传输网络、监控中心服务器;其中:
所述ARM控制器分别于所述定时复位模块、所述激光发射器A、所述激光发射器B、所述激光发射器C、所述数据传输接口模块、所述列扫描模块、所述D/A转换模块、所述行扫描模块相连,所述信号调理模块A与所述D/A转换模块相连,所述信号调理模块B分别与所述信号调理模块A、所述列扫描模块相连,所述数据传输网络与所述数据传输接口模块相连,所述监控中心服务器与所述数据传输网络相连。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系统结构简单、安装与调试方便、系统可靠性高、测量精度高、功耗低、易于普及推广、维修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基于激光传感器的隧道变形检测定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基于激光传感器的隧道变形检测定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基于激光传感器的隧道变形检测定位系统包括ARM控制器1、定时复位模块2、激光发射器A3、激光发射器B4、激光发射器C5、数据传输接口模块6、列扫描模块7、D/A转换模块8、行扫描模块9、信号调理模块A10、信号调理模块B11、数据传输网络12、监控中心服务器13;其中:
所述ARM控制器1分别于所述定时复位模块2、所述激光发射器A3、所述激光发射器B4、所述激光发射器C5、所述数据传输接口模块6、所述列扫描模块7、所述D/A转换模块8、所述行扫描模块9相连,所述信号调理模块A10与所述D/A转换模块8相连,所述信号调理模块B11分别与所述信号调理模块A10、所述列扫描模块7相连,所述数据传输网络12与所述数据传输接口模块6相连,所述监控中心服务器13与所述数据传输网络12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晶;,未经刘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37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关节式坐标测量机的高精度标定方法
- 下一篇:烟草叶丝宽度识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