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可调火力炉头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04305.9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4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陈训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训宏 |
主分类号: | F23D14/24 | 分类号: | F23D14/24;F23D14/6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5158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可调 火力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可调火力炉头。
背景技术
目前,在陶粒生产转窑、活性石灰转窑、无机盐煅烧转窑以及生产生活用锅炉等过程中,大都使用以天然气或煤气为燃料的普通、简单的单风道、双风道的燃烧器,这些品种的燃烧器,黑火头长,燃烧效率低,而且火焰形状和温度难以调节控制,另外基于传统燃烧器中的风道结构设计,其供风不够稳定,使天然气或煤气与空气反应能力不足,不能灵活地根据实时的生产环境及工艺条件的变化来进行调节,造成天然气或煤气的浪费,成本高,效率低,而且难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燃烧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节能、燃烧效率高、成本低且能灵活调节火焰形状、温度、长短,有效保证产品质量的新型可调火力炉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可调火力炉头,其包括一燃料输管,其还包括一内套管、一外套管、一旋风头及一与所述燃料输管相连的燃料通道,所述旋风头置入内套管,并与其之间形成一螺旋风道,所述燃料通道套设在所述内套管上,并与其形成一内置通风道,所述外套管套设在所述燃料通道上,并与其形成一外置流风道,所述螺旋风道、内置通风道、外置流风道分别通过管道与净风机相连,所述的管道上设有气阀。
所述旋风头包括一柱体,其顶部形成一呈倒锥形的风翅,底部设有一能使其相对所述内套管作伸缩动作的调节螺杆。
所述外套管包括一管体及一设置在该管体底部,并能调节其相对所述燃料通道作伸缩动作的调节螺杆。
所述外套管的内侧均匀设有多条轴向风槽。
所述轴向风槽的外形轮廓呈圆形、方形、圆弧形之一。
所述燃料通道的顶部均匀错位排列有多个倒锥形的通孔。
所述通孔的外形轮廓呈圆形或圆弧形。
所述的管道上设有压力表,方便观察及操作。
所述的净风机为罗茨风机,进一步保证供风稳定,提高燃烧效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设有多个风道,且该风道的长短及通气量可调节,能根据实时的生产环境及工艺条件的变化来灵活调节火焰形状、温度、长短,节能环保、燃烧效率高,不但避免了不必要能耗,降低成本,还最大程度地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有效保证产品质量及提高生产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与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可调火力炉头,其包括一燃料输管1,其还包括一内套管2、一外套管3、一旋风头4及一与所述燃料输管1相连的燃料通道5,所述旋风头4置入内套管2,并与其之间形成一螺旋风道6,所述燃料通道5套设在所述内套管2上,并与其形成一内置通风道7,所述外套管3套设在所述燃料通道5上,并与其形成一外置流风道8,所述螺旋风道6、内置通风道7、外置流风道8分别通过管道与净风机9相连,所述的管道上设有气阀91。所述旋风头4包括一柱体,其顶部形成一呈倒锥形的风翅,底部设有一能使其相对所述内套管2作伸缩动作的调节螺杆41。所述外套管3包括一管体及一设置在该管体底部,并能调节其相对所述燃料通道5作伸缩动作的调节螺杆31。所述外套管3的内侧均匀设有多条轴向风槽32。所述轴向风槽32的外形轮廓呈圆形、方形、圆弧形之一。所述燃料通道5的顶部均匀错位排列有多个倒锥形的通孔51。所述通孔51的外形轮廓呈圆形或圆弧形。所述的管道上设有压力表,方便观察及操作。所述的净风机9为罗茨风机,进一步保证供风稳定,提高燃烧效率。
使用时,预先通过燃料输管1接入天然气或煤气,然后点燃引火,待火焰稳定后,开启净风机9,根据实时的生产环境及工艺条件来相应逐渐加大压力,并对气阀91作相应调整,同时还可以对调节螺杆31、调节螺杆41进行调节,从而控制火焰的长短和粗细,形成最佳火焰形状,以充分利用天然气或煤气,避免了不必要能耗,降低成本,并有效地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
如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述,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的结构而得到的其它燃烧器,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训宏;,未经陈训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43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升生物质热燃尾气温度的工艺
- 下一篇:一种红外燃气炉具的双枪双燃烧区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