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废气的吸附过滤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04889.X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1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侯淳;顾兴元;窦冬阳;李智;张清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化学工业桂林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B01D46/0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巢雄辉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废气 吸附 过滤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气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废气的吸附过滤处理装置。
技术背景
有机废气一般都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处理难度大的特点。在有机废气处理时普遍采用的是有机废气活性炭吸附处理法、催化燃烧法、催化氧化法、酸碱中和法、等离子法等多种原理。目前我国对有机废气的治理用得最多的就是活性炭固定床吸附+催化燃烧处理系统。该系统是将活性炭装填在固定床中,再将吸附床与催化燃烧装置组合成净化处理系统。
但是这种系统存在一个缺陷,就是采用的活性炭作吸附材料其再生脱附温度一般都控制在140℃以下,这样的温度对于沸点在140℃以上的有机废气则难以脱附。而当活性炭吸附了这类气体后,在140℃以上进行脱附炭层又很容易发生阴燃;其次,活性炭脱附实际就是将原来吸附在活性炭微孔里的VOCs重新释放出来,没有达到根除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废气的吸附过滤处理装置。
有机废气的吸附过滤处理装置,包括吸附过滤装置,吸附过滤装置含吸附材料及过滤器总成,过滤器总成由过滤仓与其内部的过滤器结合而成,过滤器外表设置过滤膜,过滤膜外表附着吸附材料,过滤膜外的过滤仓空间通过阀门分别连接进料装置、卸料装置和进气装置,过滤器内腔连接净气收集管,进料装置的吸料管连接加料斗,卸料装置连接排灰口,净气收集管连接净气排放管。
为了增加过滤面积取得好的过滤效果,过滤器总成内可并列有多个过滤仓,可优选用2~6个过滤仓,每个过滤仓之间为上下或左右排列关系,且与进气口管道上并列的进气口配套连接,每个过滤仓内并列有多个过滤器,可优选用2~20个过滤器。
每个过滤仓内设置上下和/或左右排列的≥2排的过滤器,各排的过滤器数目相同,排内各个过滤器并列,上下和/或左右排之间对应的过滤器内腔串接。
本发明中,过滤膜材质为PTFE(聚四氟乙烯)或含有PTFE的复合层材料;从简单易得成本低廉考虑,过滤膜材质优选里层PTFE+外层PE(聚乙烯)的复合层材料。当吸附材料大部分粒径为0.1~0.4mm时,过滤膜材质优选为PTFE(聚四氟乙烯);当吸附材料大部分粒径为0.4~0.8mm时,过滤膜材质优选为:里层为PTFE+外层为PE(聚乙烯)。本过滤膜在阻隔吸附材料的同时,也进一步过滤净化了废气。
为了增加吸附材料的附着面积及稳定性,过滤器及其外表的过滤膜一起成上下曲折的折面(波浪形)。
吸附材料可选用如褐煤、活性焦碳、沸石等吸附能力较强的材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综合考虑效果和使用成本,吸附材料选用褐煤为最佳。
有机废气经收集后进入风管,进入吸附过滤装置,经吸附过滤处理,最后从吸附过滤装置净气排放管的排气口出来的气体达到排放标准。同时,吸附过滤装置内的活性吸附材料不断接触废气,吸附浓度越来越高,最后达到饱和状态的吸附材料排出机体,焚烧处理。
本发明采用褐煤、活性焦碳和/或沸石等作为吸附材料对有机废气进行吸附过滤处理。但本发明证明采用褐煤具有多方面的优势。褐煤具有较多的微孔和较大的比表面积,且表面具有很多羟基、羧基等活性基团,能将多种气体中极性和非极性的离子和分子吸附,其次通过过滤将细小的吸附材料滤除,排出洁净气体。当吸附材料达到饱和状态后,用压缩空气振动清灰,使之抖落至灰斗中,运至锅炉房燃烧,使有害气体变成CO2和H2O。当褐煤工作温度≤50℃时,其吸附效果较佳。本发明使用粒径处于0.1~0.8mm的任意粒度的褐煤。褐煤价位低,运行成本低,吸附效果好,褐煤及废气燃烧后变为水和CO2,无二次污染。已有技术的吸附材料采用活性炭,价位贵,再生工艺难控制,脱附再生过程中,废气出来,会造成二次污染。
吸附过滤仓结构是吸附过滤装置的关键技术。其中,过滤面积决定了整台装置的处理能力。过滤面积根据产能及各过滤仓尺寸而定。过滤仓内过滤器采用窄间距抽屉形设计,即过滤仓内设置上下排列的≥2排的过滤器,各排的过滤器数目相同,排内各个过滤器并列,上下排之间对应的过滤器内腔串接。这样,既可以延长气体停留时间,也便于过滤器的拆卸。此外,过滤器及其外表的过滤膜一起成上下曲折的折面,以利于吸附材料的附着,其附着的吸附材料量根据产能及过滤面积而定。
在吸附过滤处理装置中吸附材料输送也很重要。吸附材料喷洒动作启动时,关闭进气装置,关闭卸料装置,开启主风机,通过在过滤器内腔形成负压,将吸附材料吸附在过滤器外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化学工业桂林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化学工业桂林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48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