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管式二次燃烧无烟环保热水锅炉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05441.X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3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杏枝;朱卫民;武美生;武红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天兰锅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44 | 分类号: | F24H1/44;F24H9/18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王瑞玲 |
地址: | 034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管式 二次 燃烧 无烟 环保 热水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以煤为燃料的供热设施,具体为一种多管式二次燃烧无烟环保热水锅炉。
背景技术
传统的供热设备中,大都采用手烧固定炉排热水锅炉、链条炉排热水锅炉,因其燃烧设备简单,成本低,操作简便,着火条件优越,煤种适用范围广而一直沿用了三十多年,但由于传统锅炉的构造存在诸多弊端,燃煤在密闭空间内,燃烧所需的氧气量与所供的氧气量不匹配,燃煤燃烧不完全,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可燃性气体随氧气排入大气,造成环境污染。同时燃煤受热后,高温下分解出大量的挥发份,因氧气不足,燃烧不完全,造成了冒黑烟现象,降低了燃煤的热利用率。同时传统锅炉由于内部结构的限制,加煤次数多,氧气流失,造成高温烟气流失,热交换效率不高,能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热水锅炉燃烧不完全而产生冒烟现象、燃煤热利用率低、热交换率低等问题,提供一种多管式二次燃烧无烟环保热水锅炉。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多管式二次燃烧无烟环保热水锅炉,包括炉体、设置在炉体四周及上方的夹套以及炉体四周的炉门、排烟口,炉体侧面还设有与夹套连通的进水管口和出水管口,顶部设有与夹套相通的排气管口,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炉体内设有带炉篦的下炉膛和内设二次燃烧器的上炉膛,二次燃烧器底部与下炉膛相通;炉体内、并且位于上炉膛一侧上、下方分别设有第一烟箱、第三烟箱和第二烟箱、第四烟箱,其中第一烟箱和第二烟箱之间通过第一对流管束连通,第二烟箱和第三烟箱之间通过第二对流管束连通,第三烟箱和第四烟箱之间通过第三对流管束连通,第一烟箱与上炉膛上方相通,第四烟箱与排烟口相通。
为了进一步优化该热水锅炉的结构,完善其功能,本发明还进行了以下改进:
所述二次燃烧器包含若干排竖直设置在上炉膛内、并且与下炉膛上方相通的导向管,相邻导向管之间设有蓄热体,每根导向管上方设有二次风套管,二次风套管上间隔开设若干通风孔,每排导向管上方的二次风套管内贯穿设置一根二次进风管,二次进风管内贯穿设置旋转手柄,旋转手柄两端设有位于炉体两侧、并且与二次风套管相对应的可调风门。燃煤在下炉膛内缺氧燃烧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以及燃煤本身在高温下又分解出可燃性的挥发份,挥发份及可燃性气体从导向管进入二次燃烧器中,经过蓄热体后,温度升高,与二次风进风管所供的二次风在二次风套管内混合后,在上炉膛发生二次燃烧,既提高了锅炉的热量利用率,又达到消烟除尘的效果,杜绝了锅炉冒黑烟的现象。同时本发明二次风套管上分布均匀的通风孔,为可燃性气体与氧气的充分混合提供了便利条件;此外,可通过旋转手柄调节进入上炉膛的氧气量大小,可燃性气体在足氧的情况下,在二次燃烧区进行二次燃烧,使燃煤充分释放出能量,节约燃料20%左右。
所述炉体四周及下炉膛侧壁设有卫燃带,卫燃带的设计提高了炉膛的温度,减少了热量流失。
所述第一烟箱、第二烟箱、第三烟箱和第四烟箱上分别设有清灰口,方便于及时清理沉积下来的烟尘。
所述炉篦为方形结构。
所述下炉膛内上方安装相互贯穿的对流水管。下炉膛内的燃煤生成的烟气可与炉膛内的对流水管内的介质开始进行第一次热交换,使锅炉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温度,正常运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热水锅炉设计新颖、结构合理、操作简便,可将燃煤中的可燃物充分燃烧,完全释放能量,立式的火管构造,热交换的速度快,热介质与高温烟气的热交换次数多,无需鼓引风设施,既提高了锅炉的热量利用率,又达到消烟除尘的效果,杜绝了锅炉冒黑烟的现象,热交换率提高了15-20%,节约燃料20%左右,各项环保指标均到达国家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二次燃烧器的结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二次燃烧器的结构俯视图;
图中1-炉体;2-夹套;3-炉门;4-排烟口;5-进水管口;6-出水管口;7-排气管口;8-炉篦;9-下炉膛;10-二次燃烧器;10.1-导向管;10.2-蓄热体;10.3-二次风套管;10.4-二次进风管;10.5-旋转手柄;10.6-可调风门;10.7-通风孔;11-上炉膛;12-第一烟箱;13-第三烟箱;14-第二烟箱;15-第四烟箱;16-第一对流管束;17-第二对流管束;18-第三对流管束;19-卫燃带;20-清灰口;21-对流水管;22-水位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天兰锅炉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天兰锅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54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