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罩式耳机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05525.3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8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马明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罗马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耳机,具体地说是一种罩式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和音箱是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两种音响设备,二者各有优缺点:耳机具有体积小、不会打扰周围的人等优点,但其音响效果较差;音箱音响效果好,但其体积大,且会干扰周围的人。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音响效果好且不会干扰周围人的音响设备,就成了值得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何提供一种音响效果好且不会干扰周围人的音响设备的问题,提出一种罩式耳机的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罩式耳机,包括:鼓形罩体、共振音响发生器、音频输入口和音频解码器;所述鼓形罩体的外部裹有一层隔音层,所述鼓形罩体的顶壁内设置有第一中空腔,鼓形罩体的侧壁内分别设置有对称的第二中空腔和第三中空腔,所述第二中空腔和第三中空腔分别与第一中空腔连通,鼓形罩体的底面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直径不小于20厘米;所述共振音响发生器和音频解码器设置于第一中空腔内;所述音频输入口设置于鼓形罩体的表面;所述音频输入口、音频解码器和共振音响发生器顺次电连接。
使用时,将音频源接在音频输入口上,音频信号经音频输入口输入并经音频解码器转换成模拟信号,共振音响发生器就会产生随音频信号变化而变化的不同程度的振动,该振动遇到鼓形罩体就会使鼓形罩体共振发声。使用者将头通过开口伸入鼓形罩体内部,即可欣赏高质量的音乐。一方面,由于本发明的罩式耳机采用了共振音响发生器,因此具有极佳的音响效果;另一方面,所述裹在鼓形罩体的外部的隔音层决定了声音只在鼓形罩体内部传播,从而避免了对外界的干扰。开口的直径不小于20厘米是为了保证人们的头部能够自由进出鼓形罩体。
本发明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改进:优选的,所述开口的直径为23~28厘米。普通成年人头部的最大宽度多数处于23~28厘米之间,因此将开口的直径设置为23~28厘米,在保证人们的头部能够自由进出鼓形罩体的前提下,尽量的缩小开口,以提高隔音效果。
优选的,所述开口的面积为鼓形罩体底面积的二分之一。开口的面积设置为鼓形罩体底面积的二分之一,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共振音响的发生效果,最大化的提升音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本发明技术方案对耳机的改进,将耳机的形状设计成罩式,并在耳机外部裹上了隔音层,既能满足音乐发烧友对音响效果的追求,又避免了对周围人的干扰,从而解决了如何提供一种音响效果好且不会干扰周围人的音响设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罩式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罩式耳机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例罩式耳机包括鼓形罩体1、共振音响发生器2、音频输入口3和音频解码器4;所述鼓形罩体1的外部裹有一层隔音层5,所述鼓形罩体1的顶壁内设置有第一中空腔6,鼓形罩体1的侧壁内分别设置有对称的第二中空腔7和第三中空腔8,所述第二中空腔7和第三中空腔8分别与第一中空腔6连通,鼓形罩体1的底面设置有开口9,所述开口9的直径为23~28厘米;所述共振音响发生器2和音频解码器4设置于第一中空腔6内;所述音频输入口3设置于鼓形罩体1的表面;所述音频输入口3、音频解码器4和共振音响发生器2顺次电连接。所述开口9的面积为鼓形罩体1底面积的二分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罗马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罗马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55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玉石状微晶玻璃
- 下一篇:空间受限用可调节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