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痰湿内阻证型脑鸣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05641.5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5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孙元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元盛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25/00;A61P2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地址: | 325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内阻 证型脑鸣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痰湿内阻证型脑鸣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脑鸣是以自觉脑内如虫蛀鸣响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多因脑髓空虚,或火郁、痰湿阻滞所致。脑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40-70岁的中、老年人均多,女性多于男性,自觉脑内如虫蛀、鸣响,常伴耳鸣、腰膝酸软、目眩等症状。实验室检查时多无特殊发现。
脑鸣的临床表现:自觉脑内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时响不停或持续不止,使人烦躁不安,坐卧不宁,难以忍受,常伴耳鸣、腰膝酸软、目眩,并且还可伴有头晕、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影响睡眠、生活、工作等。
中医认为脑鸣分以下三种类型。
1、肾虚髓亏证型。症状:脑鸣,耳鸣,健忘,肢体软弱,腰膝酸痛,或精少质稀,性欲低下,舌淡,脉弱。治疗:补肾益髓。
2、气郁化火证型。症状:脑鸣,耳鸣,烦躁易怒,胸胁胀闷,口苦口干,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治疗:清宣郁热。
3、痰湿内阻证型。症状:脑鸣,耳鸣,身体肥胖,疲倦嗜睡,肢体沉重,恶心欲呕,胸闷咯痰,舌淡胖,苔白腻,脉滑。治疗:燥湿化痰。
本发明中药所涉及药材的研究现状如下:
宜梧【来源】药材基源:为胡颓子科植物福建胡颓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eagnus oldhamii Maxim. 【性味】苦;酸;微温。【功能主治】祛风活血;健脾益肾。主风湿痹痛;跌打瘀肿;慢性肝炎;胃痛腹泻;消化不良;肾亏腰痛;劳倦乏力;盗汗;遗精;白带。
郁金香【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郁金香的花。【性味】苦;辛;平。【功能主治】化湿辟秽。主脾胃湿浊;胸脘满闷;呕逆腹痛;口臭苔腻。
栀子【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也可入药。9~11 月果实成熟呈红黄色时采收,除去果梗及杂质,蒸至上汽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根夏秋采挖,洗净晒干。【性味】苦,寒。【归经】归心、肺、三焦经。【功能主治】果实: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沙棘【来源】本品系蒙古族、藏族习用药材。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 的干燥成熟果实。【功能主治】止咳祛痰,消食化滞,活血散瘀。用于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食积腹痛,瘀血经闭,跌扑瘀肿。
水飞蓟【来源】为菊科植物水飞蓟Silybum marianum (L.)Gaerth的全草及瘦果。春季采收叶,夏季采收种子。【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疏肝利胆。主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胆石症;胆管炎。
苤蓝叶【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球茎甘蓝的叶。【功能主治】治食积,痰积,恶疮。
藏红花【来源】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花柱的上部及柱头。9~10月选晴天早晨采收花朵,摘下柱头,烘干,即为干红花。若再加工,使油润光亮,则为湿红花。以干红花品质较佳。置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散郁开结。治忧思郁结,胸膈痞闷,吐血,伤寒发狂,惊怖恍惚,妇女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扑肿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痰湿内阻证型脑鸣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痰湿内阻证型脑鸣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痰湿内阻证型脑鸣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宜梧5份、郁金香8份、栀子20份、沙棘10份、水飞蓟9份、苤蓝叶6份、藏红花1份。
所述的治疗焦虑症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制备而成:称取所述药材,加入药材总重8倍量的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再加入药材总重6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所得滤液,浓缩,干燥成粉状,装入胶囊壳,即得。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发明人2006年6月-2008年9月间共收集100例中医确诊痰湿内阻证型脑鸣的门诊患者,其中男32例、女68例,年龄36-65岁,病程1-6个月。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年龄、病程等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试验方法
2.1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1制得的胶囊,早晚各一次。疗程7天。
2.2对照组口服六味地黄丸,按其说明书服用。疗程7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元盛,未经孙元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56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电线路管母快速作业线夹
- 下一篇:双振子壁挂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