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丙谷二肽的精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05758.3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1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水;徐浙龙;张庆斌;何连顺;孔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晶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5/062 | 分类号: | C07K5/062;C07K1/36;C07K1/34;C07K1/1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陆林生 |
地址: | 05555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肽 精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丙谷二肽的精制方法,属于羧酸酰胺类化合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又称丙谷二肽,商品名为力肽,其特有的医药价值,就像生理盐水、葡萄糖一样,成为救护病人的必需品,及时补充丙谷二肽,可以显著缩短病人住院治疗和恢复的时间,具有医疗和经济双重意义。丙谷二肽首先由德国费森尤斯公司研制,1999年投放中国市场;2004年,我国丙谷二肽合成项目投产成功,打破了国外同类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垄断。
中国专利CN102698247A和专利CN102491918都提供了结晶丙氨酰谷氨酰胺的方法,其生产工期较长和收率低,采用冻干法结晶出来的丙谷二肽产品纯度差,杂质高,残料及批量生产同样受到限制,因此急需一种无菌丙谷二肽原料药精制的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丙谷二肽的精制方法,本发明方法在经树脂吸附解析后的丙谷二肽料液中直接加入吸附剂进行预处理,真空浓缩后降温析晶,析晶后加入一定量的溶媒,提高了收率,省略了粗结晶工序,生产周期缩短了,显著降低了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丙谷二肽的精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酶法合成经树脂吸附解析后的丙谷二肽料液中加入0.5%~3%质量的吸附剂;
(2)去除吸附剂后过微孔滤膜进入洁净区浓缩罐,将所述料液升温至65~80℃后进行真空浓缩,浓缩至所述料液的体积为原体积的一半时停止浓缩;
(3)逐渐降温,降温速率为5.5~7℃/h,待有晶体析出后降温速率为3~5℃/h,降温至25~40℃后加入溶媒,使晶体完全析出,将析出的晶体降温至15~20℃,并保温1~2小时得到无菌丙谷二肽原料药。有晶体析出后,降温速率减缓有助于晶型生长的均一性和完善性。
吸附剂为医用级吸附剂。
溶媒为甲醇、乙醇、氯仿、二甲基亚砜、乙酸乙酯或四氢呋喃。溶媒的加入量为浓缩后料液体积的1.5~5倍。
优选的吸附剂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白炭黑30~45%、黑炭黑50~65%、纤维酶素0.5~2%、离子交换树脂0.5~3%、水0.5~3%。活性吸附剂中单一活性炭黑仅能起到脱色、除杂、去除内毒素的作用,白炭黑能够改善过滤效果、有助于缩短过滤工时、同时减少了固体垃圾的处理量,纤维酶素对去除菌体及内毒素有辅助作用,使除菌效果更强,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去除物料中的杂质及由菌体产生了带有助色基团的极性小分子。
整个物料精制过程均在密闭环境中完成,无菌、可见异物均符合药典规定。
本发明采用了经树脂吸附解析后的料液进行预处理、浓缩、结晶、干燥分装技术,生产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收率高、产品质量好等特点,是一种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绿色产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丙谷二肽制备方法,采用关键点控制,将树脂洗脱液直接进行预处理,之后进行相应的浓缩,并采用极少量的溶媒结晶,所产生的物料母液,可直接与预处理前的料液混合套用,生产过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发明的关键点:丙谷二肽料液为经树脂吸附解析后的料液直接加入吸附剂进行预处理,进入洁净区浓缩釜内的料液真空浓缩后降温析晶,析晶后加入一定量的溶媒,促使晶体完全析出,所用溶媒可采用甲醇、乙醇、氯仿、二甲基亚砜、乙酸乙酯、四氢呋喃等,所得抽滤后的母液可直接与丙谷二肽料液合并之后进行预处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方法在经树脂吸附解析后的丙谷二肽料液中直接加入吸附剂进行预处理,真空浓缩后降温析晶,析晶后加入一定量的溶媒,收率可提高5~15%,省略了粗结晶工序,生产周期缩短了,显著降低了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丙谷二肽料液检测结果见下表1。
表1
。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晶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精晶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57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致生酸化合物,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制备己二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