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光时尚耳机壳体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05878.3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3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良;于洪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洪洲 |
主分类号: | H04R31/00 | 分类号: | H04R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 时尚 耳机 壳体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耳机壳体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耳机或耳塞壳体材料特征技术的改进,特别是一种发光时尚耳机壳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耳机对于使用者来说是非常频繁的一种声音输出工具,尤其是对青少年中的音频发烧友们,耳机、耳塞、耳麦可以在使用者身边自然形成一个私密空间,可以方便地独自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而不会影响他人。而耳塞式耳机由于体积小,便携性强而成为各类耳机中最受欢迎的,几乎所有的随身听设备,如:CD随身听、MP3播放机、MD、手机等都配备耳塞式耳机。随着耳机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各项技术都已趋于成熟,耳机无论质量和使用效果都在不断提高。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人们欣赏水平与追求完美产品思想不断加深,如何设计一种耳机,既是高科技技术的结晶又能具有时尚外观,吸引消费者眼球,能增加耳机卖点的产品是目前亟待开发的技术问题。现有的耳机普遍存在着耳机体色调单一,外形颜色固定不变,特别是在夜晚或阴暗场所使用时,不易及时发现其存放处,缺少青少年喜爱的荧光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寻求设计提供一种具有发光和荧光性能的耳机壳体,其耳机壳体材料采用橡塑材料作为主体,用荧光粉作为制造材料的辅料,使制备生产出的耳机壳体在暗光处可以发出荧光并发亮,具有美观和提示警告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用自然发光的荧光粉按15~25%的重量百分比添加入橡塑材料中常温下高速搅拌混合均匀后再经压铸工艺制备成耳机壳体;或将荧光粉按1%~10%的重量比例加入胶粘剂中经常温下搅拌混合制成涂料,再采用喷涂或涂刷于已制成的耳机壳体表面,使其具备荧光发亮功效。所采用的荧光粉为可与耳机壳体使用的橡塑材料融合压铸的各种颜色型号的自然荧光粉;所选用的胶粘剂为能与各种颜色型号的自然荧光粉溶合的无机、有机胶粘剂,或油漆类涂料,其油漆类涂料包括醇酸漆、环氧树脂漆和磁漆等。
本发明涉及的自然荧光粉包括稀土掺杂的氮化物荧光粉和碱土金属硼磷酸盐荧光粉,其中稀土掺杂的氮化物荧光粉的组成为M2-cSi5-aXaN8-bOb:cEu2+,式中M代表碱土金属Ca、Sr、Ba离子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X代表B、Al、Ga、In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系数a、b、c为原子摩尔数,0.1≤a≤0.6,0.1≤b≤0.6,0.01≤c≤0.1;碱土金属硼磷酸盐荧光粉的表达式为:
[(MO)1-3.(B2O3)1-4.(P2O5)0.1-1:Pb0.005-1.Y0.01-1],其中M为钙、镁、锶、钡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Y为稀土离子镧、钐、钆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一是添加的荧光粉为自然发光体,不添加任何放射性物质,对人体无毒、无害、无辐射,对使用者的身体健康没有任何不良影响及副作用;二是添加的荧光粉的颜色种类不同,利于各种不同欣赏眼光的消费者挑选个人喜好的产品样式;三是制成的耳机壳体结构简单,造型美观大方,迎合了年轻一族追求时尚的心态,增加了产品的卖点,产品加工制作方便,易于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本实施例用自然发光的荧光粉按15~25%的重量百分比添加入橡塑材料中常温下高速搅拌混合均匀后再经压铸工艺制备成耳机壳体;或将荧光粉按1%~10%的重量比例加入胶粘剂中经常温下搅拌混合制成涂料,再采用喷涂或涂刷于已制成的耳机壳体表面,使其具备荧光发亮功效。所采用的荧光粉为可与耳机壳体使用的橡塑材料融合压铸的各种颜色型号的掺杂氮化物或碱土金属硼磷酸盐荧光粉;所选用的胶粘剂为能与各种颜色型号的自然荧光粉溶合的无机、有机胶粘剂,或油漆类涂料,其油漆类涂料包括醇酸漆、环氧树脂漆和磁漆等。
实施例1:
按兰色:红色:黄色=1:1:1的重量比,选三种颜色的荧光粉6克,选压膜铸制耳机壳体的塑料原料40克,在2000转/分的搅拌和常温条件下混合均匀后,按照原有耳机壳体制备工艺制成耳机壳体备用。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洪洲,未经于洪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58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